遊客:
註冊
|
登錄
|
會員
|
搜索
|
佛教萬年曆
|
简体
|
電子大藏經
彌陀山莊
»
佛學文摘
» 皈依修學手冊 - 濟群法師
‹‹ 上一主題
|
下一主題 ››
投票
交易
懸賞
活動
打印
|
推薦
|
訂閱
|
收藏
標題: 皈依修學手冊 - 濟群法師
Jill
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UID 2
精華
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#1
大
中
小
發表於 2010-8-13 15:41
資料
短消息
加為好友
皈依修學手冊 - 濟群法師
皈依修學手冊
濟群法師
對於佛弟子而言,「皈依三寶」似乎再熟悉不過。正因為如此,不少人對之感覺十分平常,未能引起足夠重視。事實上,皈依不僅是一道手續,更不是一次儀式就可大功告成的,其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方式。甚至可以說,皈依貫穿著整個成佛的修行。如果不能真正認識三寶的內涵及重要意義,即使履行皈依儀式,亦難免存在諸多問題。
各人走入佛門的因緣不同,或是基於對輪回及三惡道的恐懼而尋求皈依,或是在現實中缺乏安全感而尋求依賴;或是為解脫輪回苦而尋求皈依,或是為保平安而尋求保障;或是真正認識到三寶功德而發心皈依,或是「寧信其有,不信其無」的泛泛信任。林林總總,不一而足。這些不同的皈依之因,將直接影響到日後學佛的態度及深度。那麼,什麼才是正當的皈依之因?
有些人雖已皈依三寶,卻未真正生起依賴感和歸屬感。而對於佛法修學來說,時常保有對三寶的依賴感及歸屬感極其重要,關係到皈依之後人生目標能否提升,人生觀念能否改善,以及內心能否安住。若不能對三寶生起依賴感及歸屬感,一切將無從談起。這正是不少人雖學佛多年,內心仍漂泊無助的原因所在。那麼,如何培養對三寶的依賴感和歸屬感,並使之持久產生作用?
有些人以為皈依三寶只是學佛的開始,雖是走入佛門的必要手續,但與修行卻無多大關係。因而,皈依之後從不修習、強化皈依,以致對三寶的信心逐漸淡化,所謂「學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學佛兩年,佛在大殿;學佛三年,佛在西天」。皈依,是對三寶最真切的信賴,是對佛、法、僧全身心的歸投,這需要在學佛過程中時時修習。唯有不斷強化,才能真正對三寶生起強烈的歸屬感,如此,方不至於在學佛路上迷失方向。憶念三寶的過程,是學習佛菩薩發心和行持的過程,也是將自身溶入三寶無盡功德的過程。通過對佛菩薩心行的憶念和模擬,最終於自身成就眾生本具的自性三寶。那麼,應如何修習並不斷強化、深化皈依?
還有些人皈依後不知如何進一步修學,似乎學佛已隨著皈依儀式的結束而圓滿。那麼,皈依之後應當研讀哪些經論?遵循怎樣的修學次第?如何選擇並親近善知識?
本文將圍繞皈依相關的問題,一一展開說明。
I、皈依三寶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
佛法雖有三藏十二部典籍,八萬四千法門,但有著共同的要領;而在修學上,也有基本的規則。無論選擇什麼宗派,也不論修學什麼法門,都繞不開這些要領和規則。倘若忽略這些根本,必將付出慘重代價。
在多年的修學過程中,我深深意識到皈依、發心、正見和戒律的重要性。其中,皈依是佛法的根本,發心是修行的根本,正見是解脫的根本,戒律是僧團的根本。任何人的修行,都應建立於這些基本建設上。而皈依,更是重中之重,是每個學佛者必須高度重視的。
一、皈依三寶是學佛的開始
成為佛教徒,最基本的衡量標準便是皈依。正如入黨需要宣誓,入學需要註冊那樣,通過相應儀式獲得合法身份。皈依,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,也是遠離三惡道苦,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。
時常有人詢問:若不皈依,可否依法修行?當然,若按佛法教義調整身心,按相應法門修習實踐,多少總會有一些受益,但所得極為有限。若不曾生起懇切皈依之心,正說明對三寶的信心尚未具足。儘管在學,儘管在修,多是按個人喜好進行抉擇,而非全身心投歸三寶懷抱,以此為人生唯一目標。沒有堅不可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決心作為動力,如何從無始劫來的生命狀態中脫穎而出,煥然重生?
所以,學佛首先應皈依三寶,而且是真切、投入、全身心的皈依,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,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。唯有這樣的皈依,才能使我們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線上。否則的話,終究還是在場外徘徊。即使領到一張屬於自己的皈依證,也只是擁有了入場的通行證。還需自己走過去,才能使之生效。這段距離,正是靠我們對三寶的信心來跨越。
二、完成皈依是學佛的目標
皈依三寶的最終目的,不是為了等待三寶庇護,等待三寶為我們安排一切,而是為了使自己最終成為三寶。或許在家居士們會擔心:那是否意味著我們都要出家呢?並非如此。我們所要成就的,並不局限於形象上的三寶,而是三寶具備的內在品質,這才是修行的關鍵所在。
那麼,三寶具備的品質又是什麼?
佛,是覺悟,具足無限的慈悲和智慧;法,是空性及趣入空性的中道;僧,是聖賢僧的品質,即無漏慧及解脫德。所以說,並不一定要舍俗出家才能成為三寶。更重要的,是於自身圓滿成就三寶具備的品質和功德。惟其如此,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三寶。
對於出家眾來說,雖然剃發染衣,成為繼承並弘揚佛法的僧人。在形象上,已是住持三寶之一的僧寶,與佛像和經典一起,象徵佛法在世間的流傳。但從內在考量,是否具足表裏如一的相應品質?這是我們需要不斷反躬自省的。若有名無實,流於表相,終究與解脫毫不相干。發心出家,只是踏上了尋求真理的解脫之路,抵達終點之前,尚需不斷精進修行,最終成為名符其實的三寶。
佛法的一切修行,都是幫助我們成就內在的、佛菩薩那樣的品質。念觀音聖號,是為了憶念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之心,以此作為學習榜樣,時時激發自己,圓滿同樣的慈悲品質;念彌陀洪名,是為了憶念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,以此作為修行楷模,時時策勵自己,成就同樣的宏誓偉願。
所以說,稱念佛菩薩名號,不僅是為了得其護佑,更不是祈求他們滿足一己私欲,乃至成就自身的凡夫心。這一切,與佛法修行是背道而馳的。憶念佛菩薩的根本目的,是仰慕其智慧、德行,從而見賢思齊,從善如流,不斷向佛菩薩靠攏,最終於自身成就和他們同樣的品質。如此,才是標準的佛子所行,是對皈依的圓滿完成。
三、因皈依而有種種法門的施設
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,究其實,皆未離開皈依三寶的範疇。可以說,離開三寶就沒有佛法。當年,阿底峽尊者入藏後,見人們皈依之心不切而四處傳講皈依,時稱「皈依喇嘛」。開始也有很多人不以為然:誰不懂得皈依呢?我想,在座的不少人看到本次講座通知時,或許也會生起同樣的疑惑:皈依?皈依有什麼可講?難道我們這些皈依多年的人還不懂得皈依嗎?對於這個問題,阿底峽尊者當年的回答是:我不知除皈依之外,還有什麼更高的佛法。
阿底峽尊者對「皈依」的重視及身體力行,我深有同感。多年的修學,使我深深體會到,任何法門皆離不開皈依三寶這一根本。三寶,代表著佛法全體,缺一不可。而佛法的整個修行,正是由表及裏、由淺入深的皈依過程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成佛,正是皈依的圓滿成就。
選擇三寶為皈依處,便應時常憶念之,就象憶念最牽掛的親人,使其形象時時映現於腦海,須臾不離。早期的《阿含經》,便極為重視憶念三寶的修行,不論是三隨念、六念還是十念,皆以憶念佛、法、僧為基本內容。其中,六念是在憶念三寶外加上念戒、念舍、念天;十念則再增念休息、念安般、念身、念死四項。不論念的內容有多少,始終以念佛、念法、念僧為首要,為不可或缺的根本。
在漢傳佛教地區,許多信眾修習淨宗念佛法門。念佛,也有深淺的不同,是謂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。從持名念佛、觀想念佛、觀相念佛、實相念佛,及「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」,乃至禪宗的「即心是佛」。這些不同層次的修行內容,皆以對佛陀的憶念和皈依為核心。
此外,大乘佛教的許多修行法門,都是建立在憶念佛陀功德的基礎上。我們熟悉的《普賢行願品》,便是至高至深、至圓至頓的念佛法門,其核心思想可以兩句話作為總結,那就是「菩提心的無上觀修,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」。念佛,一方面是憶念佛陀功德,但更重要的是臨摹佛陀品質,將這種憶念落實於行動中。所以說,《普賢行願品》的修行是一種深層次的念佛,直接而切實。
念佛的效果,取決於我們對佛陀功德和品質的認識。在很多人看來,念佛似乎再簡單不過,只須會念「阿彌陀佛」名號即可。那麼我要告訴大家,若對「阿彌陀佛」的內涵缺乏認識,對其蘊藏的精深法義不甚明瞭,這句佛號很難念得有力度,更難以在生命中產生作用。須知,「阿彌陀佛」乃萬德洪名,具足無量無邊、不可思議的功德。對彌陀名號的認識達到什麼程度,這句佛號就能念到什麼深度。所以,念佛也應聞思經教,如理思維。尤其對於信心尚未完全生起者,唯有加深對佛陀功德、品質的認識,才能使所念佛號充滿力量。
念法,即憶念佛陀的教法及所施設法門。這些法門是將我們引向彼岸的指南,是照亮前進方向的燈塔。我們修學佛法,是為了斷除煩惱、契入空性、解脫生死,成就諸佛菩薩具備的無上品質。怎樣才能獲得成就?佛陀已然入滅,我們唯有「親近善知識,依法得解脫」。兩千多年來,歷代祖師都是這樣成就的。
念僧,主要以念賢聖僧為主,包括一切未成佛的聲聞聖者及諸大菩薩,憶念他們的德行,憶念他們的修行法門。《阿含經》中,詳細記載了舍利弗、大迦葉、目犍連、富樓那、優波離等大阿羅漢的言行和證量。許多大乘經典中,也展現了諸大菩薩的宏誓偉願:《法華經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記載了觀音菩薩尋聲救苦,千處祈求千處應的大悲精神;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敘述了地藏菩薩眾生度盡、方證菩提的感人願力;《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》演說了文殊菩薩平等饒益一切有情,令得入諸佛聖果的真切誓言;《華嚴經·普賢行願品》宣告了普賢菩薩虛空界盡、我願乃盡的廣大行願。此外,《指月錄》、《高僧傳》等典籍中,還記載了歷代高僧大德難行能行、為法忘軀的生平事蹟。他們的願力、修行法門及最終成就,都是每一位佛子應當在修學過程中時刻憶念、追隨不舍的。
若將諸佛菩薩和歷代高僧比作成佛之道的路標,那麼,不斷憶念其功德品質,意義便在於幫助我們瞄準方向、強化目標,使邁出的每一步都向終點靠攏。否則的話,凡夫心隨時都在尋找乘虛而入的機會,使我們被無明所惑,低頭徘徊不前,乃至喪失方向。
由此可見,一切法門的修行都未曾離開皈依三寶。換言之,是對皈依三寶的不同詮釋。
四、皈依三寶是佛法的根本
皈依,是區分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界限;是佛法及一切戒律的根本;還是一切修行實踐的保障。
一切法門的修行,無不基於我們對三寶的信任。「佛法大海,信為能入」,這種信仰,是抵達解脫彼岸的源泉。若不具備這一點,修行必定缺乏動力,更難以持久。為什麼我們對因果並不畏懼?對無常沒有感覺?很大程度上,是因為我們對三寶的信心尚不堅定,所以在聽聞因果、無常的教法後,雖然也覺得有道理,卻未達到深信不疑的程度。
有關於此,宗喀巴大師在《菩提道次第論》中有一生動比喻:有些人雖然皈依了,對三寶卻不如對算卦者更信任。若聽算卦者言:今年做某事將災禍降臨之類,多半會謹慎從事,依言所行。但學習經教、受持戒律之後,卻時常犯戒而無慚愧之心,更不曾引起警覺。宗大師所指出的情況,至今仍屢見不鮮。我們不妨反省一下,對於所學的佛陀言教都信受奉行了嗎?對於所受的戒律都悉心守護了嗎?對於善知識的教誨都如法實踐了嗎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只能說明,三寶在我們心中尚未確立穩固的地位。
能否將所學佛法付諸實踐,直接取決於我們對三寶的信心及決定勝解。就象身患絕症的病人選擇醫生,必得充分信任對方,才甘心性命相托,老老實實地接受治療。同樣,佛法乃根除我們生死大病的良藥。無論是念死無常、念輪回苦、深信業果,還是緣起性空、諸法無我,都是佛陀為眾生慈悲施設的療病良方。充分信任法的真實和療效,才會切實依教奉行。當然,僅僅信任還不夠,因為解脫取決於對法的探究和實踐。就像病人必須遵醫囑吃藥才能痊癒,若一味崇拜醫生,卻不積極配合治療,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。
因此,在深信三寶的前提下,還應不斷聞思經教,時時憶念法的功德,發自內心地對法生起淨信和恭敬。只有透徹地瞭解它、信任它,才能將身心融入法中,依法改造人生。
嗡嘛呢 唄咩吽
Jill
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UID 2
精華
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#2
大
中
小
發表於 2010-8-13 15:43
資料
短消息
加為好友
II、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選擇
II、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選擇
皈依,須有正當的理由,這直接影響到學佛的態度和成就。正確的皈依之因,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:
一、認識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
我們所擁有的能夠聽聞佛法的暇滿人身,蘊涵著重大意義,但這些價值必須通過皈依三寶來實現。
暇滿,為八有暇和十圓滿。所謂八有暇,分別是非地獄道、非餓鬼道、非畜生道、非盲聾喑啞、非世智邪辯、非正法滅盡時、非北俱盧洲、非無想天等。而十圓滿,則是眾同分圓滿,謂得生為人;處所圓滿,謂生於有四眾弟子之地;依正圓滿,依報是生於有佛法之地,正報是諸根不缺,能聽聞並受持佛法;無業障圓滿,謂今生不曾自作或教他作五無間罪;無信解障圓滿,謂不被拔無因果等邪見所蒙蔽;大師圓滿,謂遇佛出世;世俗正法施設圓滿,謂值遇無上佛法;勝義正法流轉圓滿,謂值佛弟子等,依法證得諸果向等;正行不滅圓滿,謂教、證之法仍在世間流傳;隨順資糧圓滿,謂具足修行所需資糧。十圓滿中,前五為內五種,余五為外五種。
其中,主要可概括為這麼幾點:首先是心智健全,具有聽聞和理解佛法的能力;其次是沒有耳聾、目盲等殘障,能閱讀經典或聆聽善知識說法;第三是沒有錯誤觀念為障礙,如受某些思潮影響而全盤否定宗教;第四是生活在有機會聽聞佛法的地方。
這樣的人身,究竟具有多大價值呢?事實上,根本無法以語言來描述。因為它是無價的,超過世間一切珍寶。其價值在於,能使我們開發生命的無盡寶藏,盡未來際解決自他一切有情的痛苦,共同走向解脫彼岸。而這些,是任何財富無法解決的。當然,若不能正確利用,這一身份也會使我們造業並墮落惡趣。再或者,使我們成為其奴隸,一生為它奔忙操勞,嘔心瀝血。在收穫和損失之間,相差的,又何止千萬倍,億萬倍!
人身已然難得,而暇滿人身較之人身更為難得。若不懂得珍惜,不善於開發其潛能,將是對生命的最大浪費。關於這點,我曾舉過一例:某人因重罪被判入獄達百年之久,其間,允許有半天時間自由活動。若借此機會立功贖罪,其後五十年便能盡享自由;若只是玩樂一通,雖當下嘗到些許快樂,接著仍是長期監禁;若不慎因享樂而造作新業,則將經受更漫長、更苦難的牢獄之災。
眾生在輪回中的處境亦是如此。漫漫生死路,我們不知在其中輾轉出沒了多少回,生生世世,無有了期。好不容易盼到一次可以得救的機會,一個可以修行的身份,若不抓住時機精進改造,求得解脫,很快將繼續輪回。在這個通向不同終點的岔路口上,千萬要認清方向,及時作出抉擇。
皈依,是開發生命無盡寶藏的必由之路。如果我們認識到,獲得人身等於得到一次決定未來命運的權利,還舍得輕易放棄嗎?還不立即行動起來嗎?若一個貧苦者聽說自己有無價之寶卻不急於尋找,反而熱衷於各種蠅頭小利,不惜為此搏命,我們定會歎為傻瓜。不幸的是,我們生生世世都是這樣的傻瓜,為各種生不帶來、死不帶去的身外之物忙碌一生,反而顧不上開發自家寶藏。再或者,雖也興衝衝地挖過,卻因一時不曾挖到就輕易放棄了。這都是因為我們對人身具備的價值缺乏認識。
二、念死無常
念死無常,同樣是生起猛利皈依之心的強勁動力。「觀無常,足以得道」,佛陀關於修習無常的精闢總結,是每個佛子應當深深銘刻在心的。或許有人會不解:活得好好的,念死,豈非自尋煩惱?也有人會因此產生誤解,以為佛教使人消極避世。事實上,佛教所以強調念死無常,是為了使我們充分認識現實的嚴峻,時刻準備應付一切意外。即使在死亡突然來臨時,也能從容面對,自在把握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念死正是為了鞭策我們積極利用今生來修法,使之成為改造生命的轉捩點。
在這個世間,多數人的生活無非是謀求生計,進而追逐名利、沉溺享樂。且不說追求過程中的不斷掙紮和身心付出,即使最後獲得成功,又為人生增添了什麼呢?不過是一時的滿足,暫時的意義。當死亡來臨,這一切能使我們無憾地告慰此生,欣然地視死如歸嗎?
有生則必有死,就象陽光下甩不掉的影子,無人能僥倖逃脫。可怕之處在於,死期卻是不定的。有的剛出生就意外夭亡;有的百年後才壽終正寢;有的病魔纏身而死;也有的突遭橫禍離世。誰也不能保證明天一定活著,即使我們這些今天還健康活著的人,一口氣不來,轉息便是來生。死亡,是行蹤不定的幽靈,不知何時就將我們逮個正著。
誰也無法預料,今生可以蹉跎的時間還有多少,或許是幾十年後,或許就在明年乃至明天,便措手不及地失去了唯一可以自主的機會。甚至來不及歎息,就已被淘汰出局。那個無價的暇滿人身,也隨之過期作廢。世間還有什麼損失比之更讓人痛心疾首的呢?
當死亡來臨,地位無法拯救我們,財富不能幫助我們,親人無力挽留我們。大千世界,茫茫宇宙,有什麼能給我們以勇氣,使我們無畏地直面死亡,自在地超越生死?從生命延續而言,唯有佛法,才具有永久、真實的意義。此外的一切,皆是夢幻泡影。其實,不必等到死之將至,老人們回憶起青春往事,又何嘗不感慨人生如夢,世事虛幻,了無痕跡?
所以說,念死能使我們看清自身在輪回中的險境,認識佛法於生命的意義,自然生髮尋找救護之心,就像落水者期待強者施予援手那樣迫切,這一前提非常重要。試想,落水者面臨滅頂之災時,還可能思緒紛飛、雜念叢生嗎?若有幸在此時遇到救援者,又有誰不拼死抓住、決不放手呢?從某種意義上說,一天不思維死亡,這天就很可能空過。因為我們會在不經意間回到往昔習氣中,被串習左右。習慣有著巨大力量,必得以念死這般猛利的手段作為對治。
念死無常,仿佛警世的震耳鐘聲,每一聲,都在提醒我們珍惜現有的每分每秒,用來完成今生最重要的使命,就像臨終者珍惜所剩無多的時光,不敢稍有懈怠。所以,念死無常不僅對於修習皈依,同時對於未來的一切修行都有著重要意義。
三、念三惡道苦
死亡為什麼可怕?固然是放不下對世間的執著,但更重要,是因為我們不知死後去向何方。修行成就者所以能笑對生死,正是因為他們對前途瞭若指掌,能隨自身願力作出抉擇,或往生極樂,花開見佛,或倒駕慈航,乘願再來。而凡夫卻無法主宰這一切,唯有隨業風飄蕩,沉淪苦海。
佛法告訴我們,有情在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六道中輪轉不息。其中,三惡道處境之苦痛、之慘烈,令人不忍聽聞,何況親曆。佛陀之所以反復述說這些惡道痛苦,不是為了使我們怖畏恐懼,給苦難人生增加更多的沉重,更非某些人想像的,是為招徠信徒而渲染的氣氛。須知,如來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不誑語者、不異語者。他老人家要我們念三惡道苦,是本著無限悲心而說,是為了喚醒世人迷夢,告誡這些處於火宅而不自知的人們,使其從沉淪中覺悟,速速設法逃離。
應當看清,三惡道距離我們並不遙遠。事實上,那僅是一息之遙。當這口氣不來時,我們有把握不墮落嗎?我們不妨反省一下,當下能否把握心念?若現在無力把握,臨終一搏又會有幾分勝算?又怎麼面對種種業力乃至逆緣的考驗?在那條危機四伏、險象環生的中陰路上,沒有訓練有素的心進行觀照,就像懸崖邊的盲人,稍有不慎,便會失足跌入深淵,於惡道長劫受苦。
那麼,如何才能避免惡道之苦?拯救自他一切有情於輪回呢?唯有皈依三寶,如法修行,乃得究竟解脫。所以說,時常憶念惡道之苦,是生起猛利皈依心的重要因緣。
四、深信唯有三寶能救度
皈依,是為了尋求生命的究竟依賴。這個世間,人人在以各種方式安身立命,總想抓住些什麼才覺得踏實。或依賴財富,將錢財作為保障;或依賴地位,將地位當作靠山;或依賴家庭,將親人當作港灣。感覺什麼最可靠,便會皈依什麼。但這些皈依終歸是不究竟的,因為外在一切皆處無常變幻中,本身便不穩定,如何能為我們提供堅實保障?就像救命稻草,抓在手中那一刻,也不過是抓住了一個即將破滅的幻覺。
「積聚皆銷散,崇高必墮落。合會終別離,有命咸歸死。」什麼是我們能夠依賴的?家庭難免出現變故,地位無法永遠保有,金錢隨時會更換主人。尤其是今天這個世界,過多的機遇,使一切充滿著不穩定。這也正是現代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所在。從物質條件來說,我們所享用的遠比古人更為豐富,為什麼內心深處仍然惶惑,仍有著無法排遣的不安?常常是,擁有得越多,害怕失去的感覺越強烈。
時常有人問我:幸福是什麼?在我看來,世人所謂的幸福無非是一種不穩定的感覺。因為幸福的基礎在於世界和自身的心,但那又是怎樣的世界和心呢?外在世界是日新月異的,內在心靈是四處攀緣的。以無常的環境和內心為基礎,那樣的幸福又怎麼可能穩定、堅實呢?可見,世間一切都無法作為真正皈依處,無法究竟解決生命的終極問題。
那麼,三寶的究竟處何在?關於這個問題,可從實、德、能三方面進行分析。
首先是真實,佛陀並非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,而是實有其人。二千多年前,佛陀出生於藍毗尼(今尼泊爾境內),其父為淨飯王,其母為摩耶夫人。他出家成道後,遊化四方,足跡所到,留下許多至今為人瞻仰的聖地。佛陀,意為覺悟者,由證得宇宙人生的真實而成就。他所施設的教法,能引導一切眾生斷除無明妄想,圓滿如實智慧。千百年來,無數高僧大德正是依佛法走向解脫。所以說,佛陀是真實不虛的人天導師。
其次是德行圓滿。佛陀具備圓滿的斷德、智德和悲德。斷德,即斷除一切煩惱,不再有任何缺陷,不會起絲毫貪嗔之心,否則與凡夫何異?我們翻開佛陀傳記,從未有佛陀嗔怒的記載,更不會象上帝那樣怒降洪水。智德,即成就一切智慧,大體分為兩類;一是證得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,為如所有智;一是了知緣起顯現差別的智慧,為盡所有智。悲德,即圓滿大慈大悲。悲憫之心,人皆有之,非佛陀獨有。但我們的悲心狹隘而渺小,是被自我處理過的、充滿不平等的悲憫心。而佛陀已超越我執,乃能平等一如,開發無限悲心。
第三,佛陀具有度化眾生的能力,值得我們信賴,值得一切眾生依怙。這種能力,來自佛陀圓滿的德行。斷德圓滿,故能指導眾生息滅煩惱,斷除妄想;智德圓滿,故能按眾生種種根基施設教法,分門別類地予以教化;悲德圓滿,故能感知眾生苦難而發心救度,沒有附加條件,遠離親疏分別。
實、德、能是選擇信仰的判斷標準。試想,若不幸發現信仰對象並非真實,且不說內心失落,所耗時光又怎能重頭再來?再者,若其德行尚未圓滿,我們又如何因信仰得到內心昇華和生命改善?此外,還須具備引導眾生認識生命真相的教化能力。
皈依不僅是外在的,更深層的意義在於,通過皈依改善自身心行。正確的皈依之因,才能引發真實無偽的皈依;迫切的皈依之心,才能奠定堅實穩固的修行基礎。否則,即使履行皈依儀式,也很難對生命改善起到多大作用。
嗡嘛呢 唄咩吽
Jill
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UID 2
精華
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#3
大
中
小
發表於 2010-8-13 15:46
資料
短消息
加為好友
III、認識三寶
III、認識三寶
每個人的生命內在,本具備三寶的一切品質。換言之,在心靈的某個層面,我們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。皈依的根本,正是通過修學佛法開啟這一寶藏。因此,必須認識到三寶具備的內涵。唯有對其種種特徵了然於胸,才能準確無誤地於自身進行挖掘。
一、何為三寶
首先,應瞭解三寶的名稱。佛,梵語為布達,乃覺悟之義,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;法,梵語為達瑪,包括佛陀所證之法及所說之法;僧,梵語僧伽,為獻身於佛法的實踐及弘揚者,包括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。宣稱三皈,梵音為「南無布達耶,南無達瑪耶,南無僧伽耶」,漢譯為「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」。
其次,應瞭解三寶的內涵。佛陀為覺者,故成佛乃智慧的圓滿成就。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為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意為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也就是至高無上、徹底圓滿的覺悟。佛陀的十大名號之一的「正遍知」,便顯示了其覺性所蘊涵的遍知功用。
生命本具自覺的力量。這種自覺,是相對於不覺而言。凡夫的不覺,源自無始無明,所以才有執著和煩惱,才有輪回和生死。一旦開發出生命中的自覺力量,就能超越無明長夜。須知,覺悟和解脫是一體的。自覺的當下,便具解脫能力。故解脫並非遙不可及,更不必等到死後,因為它是生命本自具足的。只待我們開發這一能力並安住其中,當下就能沖破藩籬而得大自在。佛陀,正是因為體證到這種能力而圓成佛道。
在佛陀成就的斷德、智德和悲德中,核心力量都不曾離開這種「覺」。佛陀,意為覺者,故覺悟是佛陀圓滿人格的核心作用。其中,智德是覺悟的體現,亦為契入空性的妙用。斷德也因覺悟而有,因覺悟能化解煩惱習氣。悲德同樣未離覺悟作用,在究竟意義上,悲智是不二的。佛陀成就無限慈悲,故應化於世,演說種種法要,度化一切眾生,而有佛法在世間的流傳。
諸佛世尊遍於十方世界,而與我們娑婆世界最有緣的,便是釋迦牟尼佛,故名「本師釋迦牟尼佛」。論及三寶,雖是以釋迦佛為主,但必須瞭解,佛泛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。十方是空間概念,包括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東北、西南、西北及上、下;三世則是時間概念,包括過去、現在及未來諸佛。盡虛空、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都是我們皈依的對象。
法,即佛陀演說的教法,其概念非常寬泛,世間所有皆可以稱之為法,無一不在法的範疇內。這裏所說的,特指佛陀演說的覺悟教法。對於佛法,我們需從幾個方面來認識。
一是從能詮的言教。詮為詮顯經典之文句,以能顯義理,故名能詮,主要表現為三藏十二部典籍。三藏分別是經、律、論三藏。經藏,梵音修多羅藏,藏有蘊涵之義,貫穿佛法不令散失。律藏,梵音毗柰耶藏,滅諸過失,止惡修善,調伏諸根,如法律般斷決罪之輕重,是佛弟子的行為準則。論藏,梵音阿毗達磨藏,抉擇辨別一切法義,以無漏智慧對觀四諦諸法之理,為各大菩薩及歷代祖師對佛法的領悟和詮釋。十二部則指一切經教的內容分類,分別是長行、重頌、孤起、因緣、本事、本生、未曾有、譬喻、論議、無問自說、方廣和授記。
二是從所詮的義理,包括教法及證法兩大部分。教法包括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、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、二諦、三性、緣起性空等一切無漏善法,教化眾生破除無明煩惱業障。證法則是引導我們走向解脫的修行法門,如戒定慧、三十七道品、六度四攝等。換言之,佛法修行包含理論和行持兩大部分,教法偏重理論,幫助我們瞭解生命真相;而證法偏重行持,即調整心行之術,幫助我們改善生命現狀,證得諸法實相,成就佛菩薩那樣的良好品質。佛經中,將我們本具的內在品質喻為貧女寶藏,守著寶藏卻無法開發,只能乞討為生。其實,我們的現狀就是如此,雖具如來智慧德相,依然流轉生死,不得自在。修學佛法,不僅要通過教法勘查自身寶藏,更要學習開發寶藏的具體方法。
僧伽,是和合之義,故一人不能稱僧,須四人以上方可。就象一棵樹不可稱林,須成片方成為林。僧團,是清淨和合的團體。佛法在世間的流傳,便依靠這一團體荷擔。故僧伽是佛陀的追隨者,正法的住持者,修行的實踐者,同時也是眾生的指導者。儘管佛陀已經入滅,但有如法清淨的僧團,佛法仍能燈燈相續,代代傳承兩千多年。
僧伽有賢聖僧和凡夫僧之分。賢聖僧的範圍十分廣泛,包括十地菩薩、四果四向等,其中又有聲聞僧和菩薩僧之分,聲聞所有聖果及一切未成佛之菩薩皆屬於僧的範疇,如觀音菩薩、文殊菩薩、大勢至菩薩等。凡夫僧則包括一切出家現僧相而尚未證果、見道者。
那麼,為何將佛、法、僧稱之為「寶」呢?《究竟一乘寶性論》中,特別就這一問題作了說明:三寶所以為「寶」,具有六層意思。
一為稀有難得。在這個世間,真正能開啟這一寶藏者寥寥無幾。儘管人人皆具三寶品質,卻深藏不露,雖有若無,無法對生命改善起任何作用。
二為清淨。三寶品質乃遠離一切的無垢法。三寶有形式和實質的區別,《寶性論》所指為後者,即三寶內在的覺悟、解脫等品質,是無垢、無漏的。
三為勢力。三寶具有強大力量,可化解一切煩惱、執著。當生命內在的三寶品質發生作用時,困擾當下瓦解,就象雪花落入火爐,立刻消融得無影無蹤。
四為莊嚴。一者,三寶能淨化心靈煩惱。世間垢淨是隨人心垢淨而顯現,因為內心充滿煩惱,故世界就成了五濁惡世。因而,淨化世間不僅要清理環境,更要依三寶力量淨化內心。再者,三寶品質蘊涵無盡功德,十方諸佛國土的清淨莊嚴,正是依佛菩薩的清淨心而顯現。
五為最勝。包括兩方面:其一,三寶品質極為殊勝,清淨無漏;其二,擁有化解一切煩惱的能力。
六為不變。在有為、有漏的世間,充滿著變化和不穩定。返觀內心,所呈現的也無非是散亂的想法和情緒。因而,生命只是混亂不安、漂泊無定的綜合體。但在多變的層面下,心還具有不變的層面,那正是內在的三寶品質,遍知一切、悲願無盡。
因為具備這六重內涵,故稱之為「寶」。形式上的三寶,如佛像、經書、僧團,甚至包括如來的色身等等,雖也都是「寶」,終究還不圓滿,不是究竟意義上的「寶」。
我們皈依三寶,必須瞭解其殊勝處究竟何在,如是,才能對三寶生起決定信心。而這種信,正是成功之鑰。若不能生起決定信解,我們的心將徘徊於凡夫心中,掙紮於各種想法和情緒中。學佛,自然難有預期進展。
二、三寶的種類
通常所說的三寶,多指住持三寶。所謂住持,即傳承並弘揚佛法,使其在世間薪火相傳。其中,以佛像為佛寶,經書為法寶,現前僧團為僧寶。佛陀滅度之後,佛法主要依住持三寶得以流傳。須知,住持三寶雖不是究竟意義上的三寶,但若沒有他們「焰續佛燈明,住持正法城」,眾生便無緣聽聞佛法,踏上修行之路。所以,住持三寶乃佛法流傳的重要載體。
其次為化相三寶,即三寶在世間的化現。其中,以應化於世、八相成道的釋迦牟尼佛為佛寶;以佛陀四十九年宣說的四諦、十二因緣等義理為法寶;以佛陀在世間度化的僧伽為僧寶。化相三寶體現了佛陀教化眾生的相狀,代表著三寶在世間的出現,標誌著佛法在娑婆世界的發源。我們今天能夠修學佛法,便淵源於化相三寶。
第三為理體三寶,即究竟意義上的三寶。其中,佛是覺悟,其品質為無限的慈悲和智慧。法是空性,一切經教和修行法門最終是為了幫助我們證悟空性,故法的究竟處為空性而非經教。僧是指賢聖僧的品質,即無漏智慧和解脫。理體三寶乃三寶所以為「寶」的真正原因。
第四為一體三寶。三寶雖然內容有三,但就本質而言卻是一體的。佛的實質是覺性,法的實質是空性,僧的實質是和諧。所謂和諧,在事相上指六和,在理體上指生命內在本具的高度和諧,即覺性與空性不二。就不同側重而言,三寶雖有覺性、慈悲、空性、解脫等區別,但這些要素原是不二的,所謂明空不二、空悲不二、覺性與解性不二。從究竟意義上而言,沒有離開覺性的空性,也沒有離開覺性的慈悲,更沒有離開覺性的解脫。之所以分開說明,只因這些品質須在修行過程中分別培養。如成就慈悲便鬚髮菩提心,否則,即使見性也難以圓證空性,不能成就大悲,如聲聞也證得空性,卻灰身泯智,趣向寂滅。
第五為自性三寶。從實質上,自性三寶與理體三寶、一體三寶是無別的。所不同的,是就凡夫眾生而言。認識到在生命某個層面具有佛菩薩那樣的品質,無疑會給眾生在修行上提供極大信心。關於自性三寶的內容,正如《六祖壇經》所言:「佛者,覺也;法者,正也;僧者,淨也。自心歸依覺,邪迷不生,少欲知足,能離財色,名兩足尊。自心歸依正,念念無邪見,以無邪見故,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,名離欲尊。自心歸依淨,一切塵勞愛欲境界,自性皆不染著,名眾中尊。若修此行,是自歸依。」可見,一切眾生無不具備自性三寶,只待開發顯現。
三、內在三寶與外在三寶
雖然三寶有住持三寶、化相三寶、理體三寶、一體三寶和自性三寶的分別,但這些分別是為了幫助我們從不同層面深入認識三寶,不可將其割裂開來,亦不可稍有偏廢。
通常,學佛者往往偏於住持三寶,執著佛像、經書和現前僧團的師父,反而忘卻了,皈依住持三寶是為了通達理體三寶、自性三寶。若僅僅停留於住持三寶,這種皈依必是流於表面的,不得真實力用。而某些「禪宗行者」則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,以為「自己本來是佛,何必聽聞經教,皈依外在三寶」?須知,自性三寶雖存在於生命的某個層面,但要通過相應的修學實踐才能認識這一層面。就象深埋地底的礦藏,不經過勘測和挖掘,將一如既往地長眠地層深處,乃至億萬年,不能發揮絲毫作用。因此,必須皈依住持三寶,通過聞、思、修開發內在的自性三寶。
其實,生命內在的三寶與外在三寶本是一體的,只因我法二執將其分開。無論是排斥外在三寶,還是執著外在三寶,都將成為開發內在三寶的障礙。一旦破除我法二執,便不存在內外之別了。
修行的成就,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三寶的認識有多深。有一分認識,修行便只有一分成就;有十分認識,修行才會有圓滿成就。就象開採礦藏,若只勘測到局部內容,即使將此局部完全開發出來,終歸是有限的。唯有深入發現全部寶藏的所在,才能完整地開發它、使用它而無一遺漏。更重要的是,這一寶藏不僅能利益我們自己,還能利益千千萬萬的眾生,為世間帶來光明。所以,真切認識三寶內涵,是修習皈依的重要前提。
嗡嘛呢 唄咩吽
Jill
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UID 2
精華
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#4
大
中
小
發表於 2010-8-13 15:48
資料
短消息
加為好友
VI、如何皈依
VI、如何皈依
在座的多數都已皈依,但我們的皈依是否如法呢?目前,教界有很多不如法的皈依現象,有些甚至簡化到發個皈依證而已。求受皈依者,往往既不瞭解皈依意義,亦不懂得相關注意事項,更不知皈依後如何深入修學。
如何通過相關儀式獲得皈依體?其間又有哪些環節需要特別注意?若不能獲得皈依體,所謂的皈依不過種種善根而已,於修學並無多少幫助。
一、生起皈依之心
皈依,體現於對三寶完全的依賴、信服和追隨,唯有這樣,才能由此因緣步入佛道修行。這一認知,源自對輪回之苦及三寶功德的認識,這才是皈依的實質所在。
近年來,隨著各地寺院的陸續恢復,佛教徒數量日益增加。但其中有多少是發心求解脫、發心度眾生呢?或是對佛教的朦朧好感,或是尋找精神慰藉,或是祈求平安護佑,甚至還潛藏著某些投機心理,以為和佛菩薩拉上關係就可以為所欲為,不受懲罰,等等。這些皈依之因,正是多數人走入佛門的因緣。若停留於此,皈依所能起到的作用將大打折扣。如何在此基礎上加深對皈依之因的認識,是修學的當務之急。否則,即使皈依了,也往往流於形式。
不少人皈依之後,也願意參加各類佛教活動,也喜歡寺院的清淨氛圍,也認同佛法的種種道理。但這種喜歡和認同都不夠強烈,更不是唯一的。因為他們同時還喜歡紅塵的繁華,也認同世俗的標準。於是乎,過著有宗教情懷的世俗生活,並以此為樂。當然,懂得些佛法道理並運用於生活,總能起到相應的調心效果。而佛法本身,也並不排斥世間法。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,二者孰輕孰重,其中又以什麼為究竟、唯一的皈依處。
發誓皈依三寶的前提在於,通過對輪回苦及三寶功德的憶念,於三寶具足極大信心。若未將三寶視為唯一救怙者,就需要重新審視皈依之因,並通過如理思維來加強。
皈依,是以至誠懇切之心,發自肺腑地宣誓:我從此皈依三寶,以佛為皈依大師,法為正所皈依,僧為皈依助伴。對於修學者而言,三者缺一不可。就像病人為治療而遍訪名醫,然後確定一位醫生作為主治大夫,根據他所開的藥方接受治療,在此過程中還需有人看護,引導我們按時吃藥以配合治療。皈依過程也與此仿佛,佛為救治我們的醫王,法為對治疾病的藥物,僧為指導修行的師長。
對三寶生起真切皈依之心,我們才能從自我中心的狀態中走出來。生命雖是一大堆混亂的綜合體,但其中又以無明、我執為核心。無明為惑業之源,我執為煩惱之根,若想從這種生命形態中脫穎而出,其難度遠勝於擺脫地球引力。唯有對三寶生起決定信解,將生命軸心由自我轉變為三寶,方能進入全新的生命軌道,就象火箭推動飛船進入太空。所以說,皈依之心是推動生命素質提升的強勁動力。
二、依法傳授皈依
皈依,應通過如法儀軌進行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首先是懺悔,懺除我們無始以來造作的無量罪業。懺悔則清淨,懺悔則安樂。清淨無染的心,才能如法納受皈依。念誦內容通常為:「往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嗔癡。從身語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懺悔。」
其次是發願。作為大乘佛法的修學者,應以四弘誓願作為盡未來際的生命目標,那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
無論是懺悔還是發願,重點不在於念誦四句偈,而在於發自內心地生起懺悔之心,生起利益眾生的願望,並以此作為未來行為準則,於惡業不複再造,於善業勤加修習。若僅是有口無心地念一念,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然後是正式皈依,這也是整個儀式的關鍵部分。皈依的核心,乃宣誓「皈依佛!皈依法!皈依僧」,完整內容是:
盡形壽皈依佛,如來至尊等正覺為我所尊,
終不皈依邪魔外道。
盡形壽皈依法,三藏十二部典籍為我所尊,
終不皈依外道典籍。
盡形壽皈依僧,清淨僧團為我所尊,
終不皈依外道邪眾。
「盡形壽」為盡此一生之意。皈依,不是一時興起的戲言,而是莊嚴的一生承諾,是貫穿未來生命的恒久誓言。因為「盡形壽」只是聲聞乘的皈依,作為大乘行者,則應發願盡未來際皈依三寶,所謂「直至菩提永皈依」。「為我所尊」,即以此為自身皈依對象。此外,皈依還包含著不皈依,即「終不皈依」的內容。因為皈依是選擇人生究竟歸宿,不可處處掛靠,三心二意。
這三句話,為皈依儀式的關鍵所在。若皈依時未曾聽清,便不得皈依體。不僅如此,皈依時還應清楚地自稱法名,準確地跟隨法師宣誓以上內容。最後,念誦「皈依佛竟、皈依法竟、皈依僧竟」,以回向作為結束。
皈依儀軌大體分為此四部分,其中,關鍵是宣誓「三皈依」。我們不妨對照一下,受皈依時,是否聽清法師宣講的三皈內容?若只是懵懵懂懂參加了皈依儀式,對三皈內容未有明確認識,是需要重新皈依的。
三、菩提信物
皈依師,是弟子皈依三寶的見證,更是佛法傳承的紐帶。經由莊嚴如法的皈依儀式,將諸佛世尊點燃的智慧火炬代代傳遞下去。為銘記皈依後的新生,引導學人走入佛門後深入修學,皈依師在授予弟子法名和皈依證的同時,還應授予表法的法本和念珠。
法名,意味著身份的改變。無始以來,凡夫以我執為核心,惑業為基礎,輾轉輪回,生死相續。皈依三寶,是與原有生命狀態的徹底決裂,從而奠定以三寶為中心的全新人生里程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佛子的年齡應從皈依那天計算。在經歷這番重生之後,我們才開始自覺而有意義的人生。法名雖然只是代號,但其中往往蘊涵著表法深意,象徵著佛法的種種修行實踐,以此不斷策勵弟子:作為解脫道和菩提道的行者,應勤修戒定慧、息滅貪嗔癡,勇往直前地奔向彼岸。同時也是為了提醒學人:過去種種已如昨日死,在新的修行征途中,切莫為往昔習氣羈絆,重蹈覆轍,棄明投暗。
皈依證,標誌著十方三寶對這一新生的證明和認可。這是我們成為三寶弟子的象徵,也是通往佛國淨土的護照。在西園戒幢律寺的《皈依證》封面上,以蓮花般相合的雙手作為標記,環繞著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的誓言,寓意佛弟子對三寶的至誠歸投之心和虔誠恭敬之行。封底則印有大乘皈敬頌:「諸佛正法賢聖僧,直至菩提永皈依,我以所修諸善根,為利有情願成佛。」以此勉勵弟子們發廣大心,修菩薩行,盡未來際利益眾生。內頁除常規內容外,特別注明:「從今以後,應遵三寶教誡,斷惡修善,發宏誓願,自覺覺他,盡未來際,永不退轉,謹依律制如法授受三皈,成為三寶弟子,特給此證為憑。」標識了皈依意義及皈依證的作用。此外,還編入皈依儀規及五法具足、常行六念等佛弟子基本行儀,並介紹了一些入門讀誦典籍。其後,還為持證者預留了書寫參學記錄的空白頁,祝福弟子們在修學道路上留下紮實的前進足跡。每一頁,更有經言祖語作為警示,以為勉勵。
念珠,象徵著佛法的傳承。皈依,是為了獲得如法的、由諸佛世尊一脈相承的皈依體,這正是佛法最殊勝的傳承。通常,人們只是將念珠作為念誦佛菩薩聖號或持咒時的計數工具,事實上,其意義遠不止於此。念珠中,珠母象徵佛,珠繩象徵法,每一粒小珠則象徵僧,缺一便不能組成完整念珠,象徵三寶的不可分離。由菩提子組成的念珠,更寓意菩提道的修學,提醒我們發菩提心,行菩薩行,圓滿無上菩提。因而,師長所授念珠應隨身攜帶,象徵時時刻刻不離三寶。這一方面是為了表達我們對三寶的感恩之心,但更重要的,是提醒我們精進修學,實踐這一傳承所蘊藏的內涵,使這顆菩提種子茁壯成長,開花結果。
法本,能幫助我們全面認識皈依意義,深入瞭解皈依後的修學內容,是法身慧命的成就指南。雖然我們本具佛陀品質,但現有的心行基礎仍是凡夫心。這些剛強難調的煩惱習氣,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根除。所以,皈依後還需要學習對治凡夫心的訣竅,掌握開發自身寶藏的技術。這些訣竅和技術,都含藏於法本中。特別是《皈依修學手冊》的相關內容,是佛法一切修行繞不開的基礎,必須深入學習,如理思維,初學者尤應引起重視。對三寶的決定信心,是修行最堅實的地基。具備這一前提,修行才能穩步前進。
四、注意事項
我們還要注意的是,三寶是一體的。有些人會說:我只想皈依佛,卻不想皈依法和皈依僧。這樣可以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當然,對佛陀產生信仰而發心皈依,也會起到相應效果,恐懼或顛倒妄想時念念佛,也能使我們遠離恐怖。但若想解脫生死,依靠的則是佛法,同時,也只有學習教法之後,才能深刻認識佛陀所代表的深廣內涵。若只皈依佛而不依教奉行,就像病人雖然相信醫生,卻不肯吃藥治療,醫生亦是無能為力的。
也有些人覺得:佛法的道理很好,但我只想皈依法,學習法,卻不想皈依佛和僧伽,這同樣是不行的。若對法的信仰非常徹底,必定會皈依佛寶和僧寶。不皈依佛,不皈依僧,只能說明我們對法的信任程度有限,如是,便不可能全身心地依法修行,收效自然也就甚微了。
還有些人,願意皈依佛,皈依法,卻不願皈依僧,這類二寶居士也有不少。須知,皈依僧並非皈依某人,而是皈依整個僧團,尤其是賢聖僧所具備的清淨無漏的品質,這才是究竟皈依處,也是皈依佛、皈依法所要達到的目的。若不能對此生起猛利的信心,又如何於自身成就這一品質?同時,修行必須親近善知識。雖然皈依僧不是皈依某個人,但落實於修學實踐,仍須親近具體的、一個或幾個善知識,否則便無法聽聞正法,如理思維,法隨法行。
此外,皈依時應發心並觀想。皈依的發心有上、中、下三等。上等的發心,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皈依;中等的發心,是為個人解脫而皈依;下等的發心,是為眼前平安如意而皈依。相應的,皈依體也分為上、中、下三等。發上等心皈依,能得上等皈依體,依此類推。
皈依體,由三世諸佛、歷代祖師代代傳承而來。全身心地皈依三寶,便意味著我們得到了由諸佛世尊沿襲至今的傳承。我們以怎樣的心接受,便會成就怎樣的皈依體。就象以器皿盛水,器皿有多大,裝的水就有多少。茶杯只裝下一杯水,臉盆則能裝下一盆水,若是虛空那麼廣大的容器,就能容納五湖四海、無量無邊的水。所以,我們應當打開自身心量,以菩提心為載體,納受上等的皈依體。更重要的是,觀想六道一切眾生和我們共同皈依三寶,共同領受三寶的慈悲加持。這樣的皈依,才是最為殊勝的皈依。
需要注意的是,皈依時還應自稱名字。開始宣誓之前,根據法師的提示,自稱「弟子某某」,然後才是「盡形壽皈依佛,如來至尊等正覺為我所尊……」等內容,明確這一內容是由「我」在宣誓並承諾。
以上,是皈依相關注意事項,一一做到,方能成就如法皈依。良好的開始,是成功的一半。皈依為學佛之始,將對今後修行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,故應認真對待。
皈依是選擇人生的究竟依賴。身為三寶弟子,不應再以其他宗教為皈依對象。在選擇皈依的過程中,我們已通過實、德、能作了全面考察,確定唯有三寶堪為真正依止。一旦作出這樣的人生抉擇,應以三寶為唯一皈依處,絕不皈依其他宗教或鬼神。否則將破失皈依體,修行自然無望。如此,損失最大的還是我們自己,不僅蹉跎了今生時光,更為來生種下遠離佛法之因。
嗡嘛呢 唄咩吽
Jill
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UID 2
精華
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#5
大
中
小
發表於 2010-8-13 15:50
資料
短消息
加為好友
V、皈依的正行
V、皈依的正行
皈依三寶貫穿著成佛的整個修行。當我們通過皈依儀式成為佛子後,又該如何進一步修學呢?《瑜伽師地論》告訴我們,皈依後應行四法行,即「親近善知識,聽聞正法,如理作意,法隨法行」。通過這些相應的修習,才能完成皈依的究竟意義。
一、親近善知識
皈依,雖是皈投十方三世一切佛寶、法寶、僧寶,但在修行實踐中,還須落實於具體的善知識。皈依之後,須選擇如法生活,具備佛子威儀,了知戒律的開遮持犯;還須具足正見,深信因果,進而契入空性,解除內心迷惑,打開生命寶藏。這一切,皆有賴師長悉心指點。
佛陀規定,新出家弟子必須「五年學戒,不離依止」。可見,善知識是培養僧格的有力保障。就像嬰兒需要父母呵護養育一樣,新出家或剛皈依的佛弟子,必得善知識悉心指點,方能羽翼豐滿,健康成長。對於在家佛子來說,雖無條件常隨善知識左右,但也應確定一位堪能依止的師長,時時請益。
而具足正見乃至契入空性,更需善知識的耳提面命。因為佛法義理博大精深,尤其是止觀部分,包含極為微妙的行持,若無明眼人指點迷津,無法於錯綜複雜的心行中找到突破口,甚至失之毫釐而差之千里。眾生的心,充斥無數飄浮不定的想法。我們每天徘徊其中,被種種情緒左右而不得安寧。如何令狂心頓歇?如何引發生命潛在的巨大力量?皆應借助止觀修行。若將止觀比作開發生命內在寶藏的技術,那麼竅訣就掌握在善知識手中。或許有人會說,難道不能在佛經中尋求答案嗎?須知,凡夫的認識是有限而又充滿錯覺的,這都障礙我們對佛法的理解。更何況,佛法是有傳承的,尤其在修證層面,無法於經教中完全表達。那缺失的無法言傳的部分,唯依善知識應機設教,方便化導,才能將教法落實於心行。
那麼,怎樣才堪為眾生依止的善知識呢?這也是目前很多學佛者存在的困惑。因為善知識不會貼著標籤,不會標榜「我是善知識」,這就需要我們去發現、辨別、抉擇。
經論中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選擇善知識的標準。《大乘莊嚴經論》中列有十種:一、具足戒;二、具足定;三、具足慧;四、德行圓滿;五、精進;六、通達教理(教富饒);七、通達真實;八、說法善巧;九、具足悲憫;十、斷除疲厭。
若是嚴格按照這十個標準衡量的話,還是存在相當難度。佛法難聞、善知識難遇,沒有足夠的福德因緣,很難值遇具足德相的善知識。那又該怎麼辦呢?在此,我給大家提供一個簡單標準,即作為善知識必須具備的三點基本素養。換言之,是作為善知識的底線。若這些素養尚未具備,對於我們修學將難有幫助,甚而產生負面影響。因此,這三點標準是我們必須牢牢記住的:
其一是具足戒行。佛法修行乃由戒生定,由定發慧。故戒律為修行基礎,具足戒行,才堪為人天導師,眾生依怙。佛陀將滅度前,諄諄告誡弟子們「以戒為師」,充分說明瞭戒律對於修行的重要性。
其二是具足正見。這是善知識標準中最為核心的一點,甚至比戒律更重要。如果知見存在問題,根本無法將我們引向解脫。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區別,主要也體現於見地。戒、定、慧是佛法修行的必經之路,但僅憑持戒或修定很難作出判斷。由戒而言,許多外道甚至邪教也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戒律;由定而言,四禪八定也非佛教特有的修行成就,但他們正是因為知見偏差和錯誤而無法解脫,甚至走上不歸路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破見甚至比破戒更嚴重。所以,正見是佛法與一切宗教的不共所在,一旦破見,自斷善根。
其三是具足悲心。唯有具足攝受眾生的悲心,才能給弟子無微不至的指點。否則,閉門獨修,入山惟恐不深,即使具備前兩個條件,只怕也無緣親近,無緣追隨左右,聆聽法益。
當我們值遇善知識時,又如何親近並獲得教授呢?若不善於依止,即使相遇,也可能錯失良機。反之,若能與善知識結下殊勝法緣,生生世世都會得其攝受。關於親近善知識,《菩提道次第論》中談到如下幾點要求:
第一是淨信為本。對於自己親近的善知識必須具足信心,觀德莫觀失,切勿依自身情緒及立場隨意評判。凡夫心是充滿主觀的,以這樣的心觀察世界,所見自然難以清淨圓滿。若不善於發現善知識功德,很可能會順著凡夫習氣尋其過失。如是,便無法對依止師生起淨信和恭敬心。相應的,善知識所授教法也就無法對我們產生應有作用。所以,《菩提道次第論》特別強調「視師如佛」,因為我們不會對佛陀生起尋過之心。「視師如佛」的重點,不在於師長是否具備與佛陀無二無別的功德,而在於這種淨信對修學有莫大幫助。
第二是念恩生敬。在無盡生死中,我們所以能聽聞佛法,種下善根,不曾離開善知識的教導之恩。不僅是今生的善知識,也包括過去生的善知識。若無善知識攜手相扶,我們可能仍在三惡道沉淪。所以,應時常憶念善知識的恩德。
第三是身口給侍,以身口意三業供養善知識。其中,又以依教奉行的供養最為殊勝,所謂「諸供養中,法供養最」。因為親近善知識的根本意義,是為了依照正確方法修行,直至解脫。
對於末法眾生而言,福薄障深,無緣得見諸佛顯現,親聆教法。而經典浩如煙海,即使如此,尚不能窮盡佛法全部,是謂「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」。若無善知識的引領,如何於一望無際的佛法海洋中找到方向?這正是許多人修學多年卻不得要領的原因所在。結果,佛法是佛法,自己是自己,問題還是問題。此外,僧團難免龍蛇混雜。儘管我們皈依的對像是一切僧寶,但不可能依止所有僧人,尤其是缺乏正見和德行者。在這樣的現實中,依止善知識顯得尤為重要。若能值遇真正的善知識,作為弟子又能具足信心,如法依止,確為修行捷徑。
二、聽聞正法
聞思經教,是修行中的重要環節。正如《聽聞集》所言:「多聞能知法,多聞能遠惡,多聞舍無義,多聞得涅槃。」
何為「多聞能知法」?多聞包含兩個層面,一是廣學多聞,廣泛讀誦大小乘經典;一是對同樣內容反復不斷地聽聞思維。如因果之理,無我之理,必須不厭其煩地數數聽聞,將法義無一遺漏地拷貝於腦海,鐫刻在心中,成為思維的一部分。多聞是積累的過程,積累到一定數量,才能轉化為摧毀錯誤觀念的力量,所謂功到自然成。凡夫心剛強難調,若沒有量的積累,法義對我們產生的作用,往往是浮光掠影式的,即刻消隱不見。唯以多聞不斷強化,才能使佛法在心中打下深深烙印,乃至起心動念皆與法相應。
此外,多聞還能幫助我們遠離不善,是為「多聞能遠惡」。生命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生觀。若是觀念錯誤,便會不斷製造問題,導致不良心態。一旦觀念調整,心行必隨之調整。而樹立正確觀念的捷徑便是聞思經教,通過觀察修端正認識,從而遠離不善的行為和情緒,如此,也就扭轉了人生軌跡。
第三是「多聞舍無義」。無義,即沒有意義的人生。在這個世間,多數人只是隨波逐流地生活,渾渾沌沌地度日,忙碌於工作、事業、家庭、兒女等,以此為生命軸心,有人不堪重負,也有人樂在其中。但以佛法的智慧觀察,這一切於人生僅有暫時意義,只是行將消失的泡沫而已。無論事業還是金錢,一切成敗得失無非意味著泡沫的大小,除此而外,別無意義。通過多聞,我們能擁有透視現實的智慧,看清世間本質。否則也會像世人那樣,將之當作真實來追求,耗費一生光陰。當然,多聞的關鍵是聽聞佛法,而非世間林林總總的知識、信息。唯有聽聞正法,才能幫助我們照見人生真相。
最後是「多聞得涅槃」。涅槃是徹底的息滅煩惱,契入生命的真實。這一境界,亦需通過多聞乃能證得。因為多聞能使我們獲得佛法正見,進而契入空性,導向涅槃,證佛所證。
瞭解聞法意義之後,應進一步端正聞法態度。若將我們的心比作法器,如何將法乳盡數裝入其中並保持原有品質,需以相應的條件為前提。《菩提道次第論》中,為我們總結了聞法必須遠離的三種過失和六種觀想。
關於三種過失,宗大師比喻為倒覆之器、不淨之器及漏器。
其一是倒覆之器,謂於聞法過程中心不在焉,思緒紛飛,不能將法義注入心田。這種時常處在昏沉和散亂中的心,就如倒覆的器皿,無法裝入任何東西。所以,聞法時當攝心端坐,專心聆聽,切忌昏沉掉舉。
其二為不淨之器,帶著許多固有觀念而非清淨心聞法,於所聞法義不能如實接受,反而使其經過原有想法的處理和染汙,不再是純正的佛法。就像在一個充斥辣椒、醬油、陳醋等佐料的器皿中,即使倒入最純淨的水,也會變成辣椒、醬油的混合物,面目全非。所以,我們應以清淨心聞法,從而保持所聞法義的純正性。
其三為漏器,雖然對所聞法義沒有染汙,但聞法後不加思維溫習,就如有漏的器皿,雖已將水完完全全地倒入其中,仍將流得一滴不剩。大家這幾天來此聽聞皈依教法,或許聽的時候都很認真,但如果回去後不再憶念,不久就會遺忘,於修行自然難以產生作用。
以上是我們聞法時必須遠離的三種過失。此外,還應具備六種想:於已須如病者想;於說法者須如醫師想;於教法生起藥物想;於修行生起療病想;於如來須作正士想;於正法生起久住想。
學佛有如療病。平時,我們偶感小恙也會焦急不安,卻很少意識到自己是貪嗔癡的重患。因為我們被無明所惑,雖暗夜臨深淵,卻不見輪回險境。須知,色身健康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心靈健康,像諸佛菩薩那樣自在安詳,無有掛礙、恐怖,無有顛倒、執著,內心恒常安住於慈悲和智慧中。返觀我們自身,何時不被煩惱和情緒左右?所以,我們必須正視自身病情。認識到這一點,我們才會積極地設法治療,並對法和法師生起恭敬之心。大家來此聞法,是否認識到法師是拯救我們的醫師,認識到佛法是治療疾病的良藥?唯有作如是觀想,我們才能對法生起不共的信心,從而虔誠聞法,依法修行。
那麼,哪些屬於正法,又依怎樣的次第修學呢?在此,我為大家提供一些基礎書目。
首先,應增強對三寶的信心,樹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,可學習《隨念三寶經》、《增一阿含經·三寶品》、《地藏經》、《普賢行願品》等。其中《隨念三寶經》、《增一阿含經·三寶品》能幫助我們認識三寶的甚深功德,通過對三寶的瞭解和憶念強化皈依之心。《地藏經》、《普賢行願品》是闡述地藏、普賢菩薩因地修行的宏偉願力和廣大行持,為大乘行者應當積極培養的信念。
其次,是學佛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正見和行儀,指導我們如法地生活、持戒、止惡行善,相關經論有《阿毗達磨法蘊足論·學處品》、《佛說善生經》、《佛說吉祥經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等。其中《阿毗達磨法蘊足論·學處品》介紹了在家居士應當認識和遵行的學處,並對五戒有詳細說明。《佛說善生經》、《佛說吉祥經》闡述了居家之士應如何待人處事,如法生活。《十善業道經》揭示了緣起因果,止惡行善的意義,指導我們簡別佛法與其他宗教在知見上的不同,為修學打下基礎。
此外,應奠定相應的教理基礎,明確學佛的基本套路和次第,推薦書目為印順導師的《佛法概論》、《成佛之道》和宗喀巴大師的《菩提道次第論》。其中,《佛法概論》敘述了佛法的基本內涵;《成佛之道》標明瞭成佛修行的基本脈絡;《菩提道次第論》提供了由學佛到成佛的完整綱要,能幫助我們在短時間之內掌握佛法要領,在菩提道上穩步前進。
學佛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成佛,這就必須樹立佛菩薩那樣的行願。關於此,必讀典籍為彌勒菩薩的《瑜伽師地論·菩薩地》和寂天菩薩的《入菩薩行論》,重點了介紹菩提心和菩薩行的實踐。其中,《菩薩地》從菩薩的發心及行果,全面闡述了菩薩道的修學內容。尤其是《菩薩地》中的《戒品》,在漢地、藏地都曾單獨譯出,廣行流通,成為實踐菩薩道的重要準則。《入菩薩行論》在唐宋時期已有漢譯,惜未能引起重視。而在藏地,譯出後即為各大宗派共同推崇。此論由暇滿人生的重大意義開篇,詳細說明瞭菩提心修習的前行、受持及如何依六度圓滿菩提心的過程,對於菩提心、菩薩行的實踐原理及方法論述得非常透徹,操作性極強。
具備行願之後,還需進一步解除煩惱,入佛知見。《辯中邊論》、《金剛經》和《六祖壇經》可為我們提供指導。《辯中邊論》是唯識宗重要典籍,依三性建立唯識中道見,為我們闡述了何為中道,何為邊見的根本問題,對樹立佛法正見有重大指導意義。《金剛經》為般若系重要典籍,也是國人最為熟悉的佛經之一,主要闡述空、無相、無所得的思想,指出了菩薩行者在發菩提心、行菩薩行過程中應當具備的中觀正見。《六祖壇經》是禪宗的根本典藉,以直指人心、見性成佛的至高見地,開顯了成佛修行的捷徑。
作為普通居士,若能有序地按此次第深入,逐步前進,將為修行奠定較為紮實的基礎。
三、如理作意
作為佛弟子來說,應具備哪些基本觀念呢?藏傳佛教中,以思維人身難得、念死無常、思惟輪回是苦和深信業果作為佛弟子必須具備的共有觀念,簡稱四共。時常憶念思維這幾點,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擺脫凡夫心,使修行繼續深入。在「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選擇」這部分,已介紹了前三項內容。在此,專就「深信業果」作一說明。
業力,是推動生命延續的重要力量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業創造一切,業就是一切。因為生命的存在就是業力的存在,生命的延續就是業力的延續。所謂業,是我們身口意行為留下的痕跡。對於生命,佛教和其他宗教的看法不同。其他宗教往往認為生命有一作為主宰的靈魂或神我。但佛法認為,生命只是五蘊和合的因緣假相,包含無數想法和情緒。其中,有些力量較大,有些力量較小。而這些力量又源自以往的生命積累,某些人是在積累這種力量,某些人又在積累那種力量。不斷貪的人,會強化生命中貪的力量,形成以貪為主的人格;不斷嗔的人,則強化內心嗔的力量,演變為以嗔為主的人格,等等。每一種力量都代表著生命的積累,並直接影響到未來人生。
怎樣衡量一個人?依職業還是頭銜?依家庭角色還是社會地位?這些外在形式,是無常變化、不足為憑的。而真正起決定作用的,正是我們的業力。也就是說,你做了什麼,你就是什麼。我們過去的行為決定了現在;現在的行為又決定了未來。在此過程中,沒有特定的主宰。因而,生命具有極強的可塑性,我們賦予其什麼內涵,它就會成為什麼。
在生命洪流中,任何心念和行為皆功不唐捐。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心行,都將留下痕跡,區別只在於力量大小。當我們生起慈悲心時,是在強化生命中的慈悲;當我們生起貪心時,是在強化生命中的貪心。不同的心行,強化著不同的力量,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方向。
說到業果真實不虛,不僅有外在影響,更有內在作用。很多人關注外在結果:我這樣做,將來會不會下地獄?我那樣做,將來會不會升天?我認為,從因果原理來看,外在結果並不重要,值得關注的反而是每種心行在生命中形成的力量。因為客觀結果終歸是夢幻泡影,終歸會成為過去。而內在力量若不通過懺悔來消除,將盡未來際影響著我們,所以這種力量更為持久,更為可怕。
同時,我們應深信「業決定之理」,即每種業都將招感果報:善業招感樂果,惡業招感苦果。不僅招感未來的果報,也體現於當下的改變。善的業力,代表著善的心理因素,是一種和諧的力量。當我們生起悲心和愛心時,內心是溫馨、怡悅的,當下就會感到快樂,並能將這份快樂傳達給周圍的人;而當我們生起嗔心、嫉妒心時,內心必定處於對立、衝突中,當下會感到痛苦,進而使周圍的人受到傷害。所以,善惡業所招感的苦樂果報,完全是因為各自心理特性所決定。
「業決定之理」還告訴我們,哪怕一絲一毫的快樂或痛苦,皆非偶然,同樣是由善惡業力招感。《菩提道次第論》中說到:乃至地獄眾生在承受無邊痛苦的間隙,偶爾感到涼風吹拂,這一點點涼風帶來的快樂,亦與往昔善業有關。反之,聲聞聖者所顯現的病苦及磨難,亦來自曾經造作的不善業。
業的特點還在於,不作不得,作已不失。業不會憑空而有,如果我們不曾造作,任何人無法以莫須有的罪名強加於我們。但凡是已造作的業力,必定不會消失,不會僥倖逃脫因果規律。在這一點上,業果之理遠比法律更為公平、更為準確。
此外,業能夠增長廣大。相應的,也會萎縮乃至消除,關鍵是看我們賦予其何等因緣。若賦予其善因緣,不斷懺悔、修行,惡業便不再有生長機會,反而會逐漸消除。反之,若不斷增加煩惱,會使惡業在肥沃的土壤中迅速生長,乃至百千萬倍地增值。就像種子長成參天大樹,衍生幾千、幾萬、幾十萬的種子。
「假使百千劫,所造業不亡。因緣會聚時,果報還自受。」關於業果之理,我們既要深信業的真實不虛,也應認識到,佛教的業力觀是無我的業力觀,故業力亦無自性,可以通過懺悔改變。若不能改變的話,無始以來所造業力足以使我們長劫受苦,永無出頭之日。淨除業障,乃一切修行的前行,主要通過追悔力(因信業果而竭力追悔)、依止力(修習皈依併發菩提心)、對治力(讀誦大乘經典及修空觀等)、遮止力(不複再造)進行對治。同時,廣泛修習善行,使生命不斷提升,生生增上。
四、法隨法行
修行,是生命改造工程,這就需要反復不斷地訓練。尤其是對於一些基礎修行內容,更應念茲在茲,時時不忘。此處重點介紹皈依修習、發心、五戒及四無量心。
皈依之後,首先應以相應修習增長對三寶的信心,使之堅定不移,乃至寧舍生命亦不舍皈依。藏傳佛教各宗派中,均安排有數項加行作為修行基礎,如念誦四皈依、大禮拜、念誦金剛薩埵、供曼紮等,以此強化皈依,集資淨障。我覺得,這種訓練對於初學者非常必要。世間不少技能都需要從練習基本功開始,從這個意義上說,使三寶深深銘刻在心,起心動念不忘三寶,正是學佛者所要具備的基本功,這就必須通過修習皈依來完成。
修習皈依,重點在於強化對三寶的信心,這需要量的積累,所以我們要作為每日定課來完成。具體修習方式可根據《皈依修習儀規》進行,其中,「安住修」部分的稱念三皈應在一千遍以上。若確因學習工作極為繁忙或出差不便等個別情況,至少應以虔誠心稱念一百零八遍三皈,不使一日空過。同時,也避免三日打漁兩日曬網的懈怠習性。修行,需要持之以恆的決心和毅力。對於初學者,應以兩至三年的時間修習皈依,稱念三皈累計至百萬次。需要引起注意的是,稱念三皈不僅數量要達標,質量更不能放鬆。每次修習,皆應以正確的發心和觀察修激發對三寶的渴求,激發虔誠求皈依之心,真正做到心口如一。
皈依修習還應結合禮佛同時進行。禮拜,不僅是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恭敬和感恩,也是懺悔業障、掃除修行障礙的最佳方式,更能折服我慢,培養謙和、柔軟的佛子威儀。當我們以虔誠心禮拜時,同樣要結合觀想進行,觀想自己帶領六道一切眾生共同投歸三寶懷抱,包括自己的親人朋友,也包括素不相識者,更包括曾經的冤家仇敵以及形形色色的動物,與他們一同禮佛,一同稱念三寶,一同感得殊勝加持。
為保障修習效果,皈依修習主要於座上進行。修習者可根據自身條件在佛堂內陳設壇場,供養佛像、經書及供品。佛像宜以本師釋迦牟尼佛造像為主,經書則可選擇《般若經》、《華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等大乘法寶。佛堂應營造莊嚴神聖的氛圍,每日清掃並以香、花、燈、果設供,條件不具備時,可供清水一杯,在強化皈敬心的同時,積集福德資糧。
其次,是修習發心。從下士道的增上善心開始,進而修習中士道的出離心和上士道的菩提心。出離,不僅是對現世的出離,更是對輪回的出離。依出離心修習三無漏學、三十七道品,可成就解脫道。菩提心,即覺悟利他之心,更兼無限、平等、無相、無所得的特徵。認識到菩提心的諸多特徵,可通過座上觀修生起願菩提心,具體法門有自他相換法、七因果和十種因緣。其中,自他相換由寂天菩薩提出,七因果出自阿底峽尊者的《修心七要》,由知母、念恩、報恩、修慈、修悲、增上意樂而至菩提心,十種因緣則出自省庵大師的《勸發菩提心文》,分別是念佛重恩、念父母恩、念師父恩、念施主恩、念眾生恩、念生死苦、尊重己靈、懺悔業障、求生淨土、為念正法得久住。當願菩提心生起後,還應通過座下實修發起行菩提心,隨分隨力地修習利他行。關於發菩提心的相關內容,可參照《認識菩提心》一書,其中有較為詳盡的說明。
第三,應奉行五戒十善。五戒為不殺、不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;十善是在五戒的前四條之後增加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惡口、不貪、不嗔、不邪見。五戒十善為佛弟子基本行為準則,雖屬人天乘修行內容,若發菩提心修習之,同樣能成為佛道資糧。受持五戒,應通過相關律典的學習,了知開遮持犯。戒為三無漏學之一,依戒修行,方能成就定、慧資糧。同時,止息凡夫心和生命中的不良串習,更能使未來獲得暇滿人身,遠離墮落惡趣之苦。
此外,還應修習慈、悲、喜、舍四無量心。慈,是予樂之心;悲,是拔苦之心;喜,是對眾生一切善行的隨喜;舍,是對眾生的平等相待。無量,是菩薩無我利他的廣大心,一是指所緣眾生無量,一是指能緣之心無量。這種無限的心行,與凡夫心確實存在根本差別。在初修習時,可從身邊的親人開始觀想,然後擴展到素不相識者,最後是曾經的冤家仇敵。逐步打開心量,包容一切,平等一味。
以上四點,為佛法修行的共同基礎。如果說皈依使我們走入佛門,那麼發心就為我們把握了修行方向,而五戒十善是保護我們不受煩惱傷害的行為規範,四無量心的意義則在於拓展心量,迅速積累佛道資糧。
四法行的修習環環相扣,由親近善知識而能聽聞正法,由正法指引而能如理思維,具備正確觀念和體會之後,才能如法修行。如此,從認識外在三寶到開發內在三寶,最終實現生命本自具備的三寶品質。
嗡嘛呢 唄咩吽
Jill
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UID 2
精華
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#6
大
中
小
發表於 2010-8-13 15:53
資料
短消息
加為好友
VI、皈依的學處
VI、皈依的學處
修行如一人與萬人戰,稍有不慎,便會受到攻擊,乃至陷入重重包圍而落敗。在修行路上,凡夫心有如千萬個伺機而動的對手,正在尋找一切入侵機會。所以,當我們獲得皈依體之後,應全力護持,警惕所有可能使自己破失皈依的逆緣,這就必須嚴格遵循相應的學處,不得稍有違犯。
一、遮止學處
遮止,即皈依後不能做什麼。三皈誓言中的「皈依佛,終不皈依邪魔外道;皈依法,終不皈依外道典籍;皈依僧,終不皈依外道邪眾」,便是獲得皈依體後應遮止的範疇。
遮止學處中首先要求我們,皈依佛,永不皈依其他宗教或各類民間信仰。同時要認識到,皈依佛之後,也不應再以世間的感情、財物、地位為究竟歸宿。或許有人會問:難道學佛就要排斥生活的一切嗎?並非如此。皈依,決非逃避現實,更不是讓大家不再工作謀生或成立家庭。只是希望我們認識到:這一切於人生只有暫時意義,不是真實皈依處。否則的話,眼前利益往往會像蔽目之葉般擋住我們的目光,使我們看不到事實真相,看不到廣闊世界。皈依佛,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具有的覺悟,那是世、出世間最究竟圓滿的智慧。若皈依後還心系余皈依處,不僅會破失皈依體,更會使我們生生世世難有因緣得遇佛法。
皈依法之後,應依教奉行,依法遵循各種戒規,遮止一切不如法的行為。對於在家居士來說,重點是奉行五戒十善,其中的每一條,都包含保護自己及不傷害他人兩方面。從佛法的觀點來看,五戒亦為五種佈施,即無畏施。奉行五戒,是斷除惱害眾生的因緣,從而消除他人恐懼,故名無畏施。如果我們不殺生,別人就不必擔心被我們傷害;如果我們不偷盜,別人就不必擔心財物會被我們掠奪;如果我們不邪淫,別人就不必擔心家人和我們在一起不安全;如果我們不妄語,別人就不必擔心被我們欺騙;如果我們不飲酒,別人就不必擔心我們會失去理智。而在十善中,尤其注意口業的防護,如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,這是我們應當特別引以為戒的。不良語業不僅會製造事端,影響大眾和合共處,更會使內心在人我是非中越陷越深。此外,十善中還增加了不貪、不嗔、不邪見。貪、嗔、邪見為根本煩惱,由此派生一切不善業,抓住這一關鍵,其餘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。
皈依僧之後,不再皈依任何外道或其他宗教信仰者。但遮止的意義主要在於不以其為皈依處,並不排斥在工作中與他們進行接觸乃至合作。
遮止學處主要包含這三個方面。當我們皈依之後,對任何不信乃至詆毀三寶的行為,決不能隨順。寧舍生命,不舍皈依。須知,無論以什麼方式認同譭謗三寶的做法,將立即失去皈依體。
二、奉行學處
奉行學處,是敬佛、敬法、敬僧。
首先是敬佛,包括一切泥塑木雕的佛像,皆應視為佛寶一般恭敬,切勿妄加評論。凡夫往往看到什麼都想發表高見,甚至對佛像也不例外。這個問題看來很小,其實不然。須知,當我們評論佛像時,將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佛菩薩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,甚至失去對佛菩薩的清淨心,進入染汙的凡夫心狀態。由此,將直接影響到我們對佛法的接受。
關於這個問題,阿底峽尊者處理得極為善巧。《菩提道次第論》記載,有人攜一文殊像請尊者過目:您看這尊像到底好不好?阿底峽尊者立即將文殊像高舉頂戴,答說:文殊像沒有不好的,只是這尊像的做工有欠缺。從這個回答上,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尊者對於佛像的恭敬之心。
既然佛像都是好的,那麼我們對所供之像不必進行選擇嗎?對於某些年久破損或做工質地簡陋的造像又該如何處理呢?這也是信眾們經常問起的問題。供養佛像的目的,是為了幫助我們生起恭敬心。如法、莊嚴的佛像,對生起清淨心有極大作用,為修道助緣。所以,恭請佛像作為日常禮拜供養,應盡己所能選擇如法、莊嚴、質地精良的造像。若所供佛像年久破損,當以恭敬心作妥善處理,於高處焚化後將香灰置於淨地。若以虔誠心做這一切,並非對佛像不敬。因為凡夫是很著相的,尤其是尚未信佛者,往往會以世俗眼光看待佛像。為避免使佛菩薩形象受到影響,避免他人造作口業,我們可以本著恭敬心對破損、髒汙的造像進行處理。
同時,切勿將佛像作為裝飾品、工藝品而隨處擺放,這恰是現代人極易違犯的問題之一。佛像,不僅作為佛菩薩的象徵為信徒供奉,本身也往往是佛教藝術精品。但不少人只看到藝術,卻忽略了佛像最重要的內涵和作用。隨著現代工藝的發達,佛菩薩造像成了工藝品的重要題材,數量大大增加。得到一尊佛像不再是難事,因而不少人將之作為點綴居室的裝飾品。這樣做,非但不能起到供佛的效果,反而存在諸多問題:不僅擺放處所多不如法,更嚴重的是,一旦習慣性地將佛像視為工藝品,今後很難對佛像生起真正的恭敬心和清靜心。
還應注意的是,不能以買賣佛像謀利。或許不少人感到疑惑:現在很多寺院也在流通佛像,是否如法呢?關於這個問題,應以發心作為考量標準。所謂買賣,是指商人將佛像、佛經作為貨物進行貿易並謀利,這是絕對錯誤的。如果出發點是為了更好地弘揚佛法而非贏利,那麼,流通佛像與不能買賣佛像並不存在本質矛盾。在這個問題上,一方面是以發心來衡量,一方面是從效果來考察。凡夫心非常微妙,容易得到的往往不加珍視,花錢請到的卻恭恭敬敬。我覺得,對於佛像和佛經的普及,關鍵不是在採取贈送或流通的方式,而在於我們自身的發心,更在於實際操作中的效果。若發心正確且不以贏利為目的,即使流通也無妨。但若發心不正,即使採取贈送方式,一樣是不如法的。
敬佛,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恭敬,因為諸佛世尊已徹底斷除我相,毀譽不動如須彌。既然如此,為什麼敬佛,乃至將佛像視為佛陀真身般恭敬?或許在某些人的眼中,這麼做無異自欺欺人,明明是泥塑木雕,為何看作真身並虔誠禮拜?須知,敬佛正是我們自身修行的需求,通過恭敬達到淨化內心的效果。當我們處於極度恭敬中,心必是清淨無染的,是與法相應的。這種恭敬,本身就是極好的修行。
其次,應恭敬法,恭敬佛經等一切法寶。我們要象敬佛那樣,將經典視為佛的法身。切勿將佛經當作普通書籍那樣隨意放置,尤其是不潔處,也不要將其他物品(包括佛像、念珠等法物)置於經書上。不少信徒對佛像非常恭敬,卻不懂得珍視法寶。須知,諸佛世尊皆因法而解脫,從這個意義上說,三寶又以法為尊,這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。藏傳佛教在這方面非常重視,每拿到一本佛經,先高舉頭上頂戴受持。這決非可有可無的形式主義,事實上,通過對佛經的恭敬,能有效強化我們對法的信心,從而依教奉行。因為信心也需要因緣的滋潤,需要通過一些外在形式來喚醒它、加強它。
有一分恭敬,得一分佛法受益。學佛如此,任何世間法的學習也是如此,若對傳業師長不恭敬,對所學知識不重視,是不可能學有所成的。所以,從修行意義上說,恭敬佛經的意義極為重大。這不僅影響到今生對法的受持,還將影響到未來的法緣。若不恭敬法和法師,是壞智慧之因,會使我們將來無緣親近佛法,乃至投生於不聞佛法的邊地。
敬法,根本在於依教奉行。《普賢行願品》告訴我們:「諸供養中,法供養最,所謂如說修行供養,利益眾生供養,攝受眾生供養,代眾生苦供養,勤修善根供養,不舍菩薩業供養,不離菩提心供養。」從利益眾生到不離菩提心,都是行佛所行,是對佛陀教導的切身實踐,也是對三寶恩德的最好回報。《金剛經》也告訴我們:「須菩提,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佈施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,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,受持讀誦為人演說,其福勝彼。」此處雖然校量的是福德,但也充分說明,依教奉行遠勝於世間一切善行。
對法的恭敬,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修學並實踐佛法。如此,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才是真正的佛子所為。
第三是恭敬僧寶。佛法能夠在世間得以流傳,正是因為有僧寶這一重要橋樑。僧寶是佛法的實踐者,也是正法的住持者。我們應時常憶念僧寶恩德,因為他們對佛法的住持和弘揚,我們才有機會親近僧團、聽聞正法、走向解脫。同時,在家居士也有責任護持僧團發展,或隨緣樂助寺院建設,或以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湯藥行四事供養,或身體力行地參與各項弘法活動。
特別應當注意的是,皈依僧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寶,故應對所有僧眾一視同仁地恭敬,切忌以凡夫心妄加批判,說僧過惡,造作極大罪業。儘管現實中的僧團也是由不同素質的人組成,未必盡如人意。但作為佛弟子,尤其是在家居士,除了在抉擇善知識、依止師時需要仔細考量,對於其他僧人決不可妄加評論。
恭敬僧寶的意義,還在於幫助我們培植出家解脫之因,使未來能早日成為真正的僧寶。像佛陀那樣,以出家相證菩提,得自在,度眾生。
敬佛、敬法、敬僧,是每個佛弟子必須做到的。不僅要發自內心地恭敬,更要將這分恭敬體現於一言一行中。切勿像某些好高騖遠的學人那樣,知道些禪宗皮毛,開口便是不著相。作為凡夫,如果不把佛法放在心上,那佛法還能對他產生作用嗎?雖然眾生本具佛陀那樣的品質和智慧,但現有心行基礎仍是凡夫心。若欲轉變這一生命狀態,必須從恭敬外在三寶開始,逐步成就內在三寶。
三、共同學處
所謂共同學處,即對三寶必須奉行的基本行為準則,共有五點:
第一,隨念三寶功德,數數皈依。我們應時常憶念佛、法、僧的無量功德,生起虔誠皈依之心。看到每一個眾生,皆存念:「汝等眾生,皈依三寶,發菩提心。」隨時發起這樣的願望,念念與三寶相應,將對自身心行改善有著不可思議的作用。
第二,隨念三寶大恩。我們應時常憶念三寶大海般深廣的恩德。因為有三寶應世,我們才能聽聞佛法,修習善行,故當以感恩心隨時修習供養。條件允許的話,家中設一佛堂,每日至少以淨水為供。平時得到任何精良的食品或衣物,皆應供養後才享用。供養主要具有兩重意義:其一,三寶乃世間最勝福田,由供養三寶而獲無量福報。人天路上,修福為先,任何成就都離不開福報的支撐。成佛,是福德和智慧資糧的圓滿,故應以供養三寶來培植福報。世人不知其中奧妙,津津樂道於蠅頭小利,反而忽略這一廣大福田,良可浩歎。其二,強化三寶在心目中的地位,不斷修習供養,內心就會時常與三寶相應,使其牢牢地紮根於我們心中。
第三,隨念大悲。我們所以念佛,所以皈依三寶,原因就在於三寶具備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的殊勝品質。所以,念佛不僅是為了祈求護佑,更是為了效仿佛菩薩,最終成就他們那樣的慈悲和智慧。我們念觀音菩薩,是憶念觀音菩薩的大悲心;念阿彌陀佛,是憶念阿彌陀佛的大智慧。諸佛菩薩是以發菩提心、利益一切眾生來修習大悲。我們從佛法中得到利益後,也應引導一切眾生投歸三寶的懷抱。弘揚佛法,自利利他。
許多人都覺得弘法只是出家人的責任,這種觀念是錯誤的。應該說,弘法不僅是出家人的責任,也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。有人擔心自己能力不夠,以為未能自度,焉能度人。其實,每位佛子都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弘法利生。比如做每件事或修任何法門時,首先發心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做。尤其在修習皈依時,觀想自己帶領一切眾生投歸三寶懷抱。具足這一願望之後,在日常生活中,自然能以各種因緣引導眾生親近三寶。若自己有能力講,不妨現身說法;若自己缺乏能力,不妨介紹他們親近善知識,或助印法寶流通,這都屬於弘法的修行。
經雲,財施不及法施,財供不及法供。《金剛經》先後七次校量功德,雖以恒河沙財物乃至內在生命佈施,皆不及為人演說四句偈的功德。原因何在?因為外在財物雖能給人帶去富足,卻不能徹底斷除內在煩惱。唯有引導他人學佛,才能助其究竟解決生命問題。可見,弘揚佛法及引導他人學佛的意義有多麼重大。
第四,凡事啟白三寶。每做一件事之前,首先恭敬合掌,啟白三寶曰:十方三寶證知,弟子某某今日準備做什麼,乞求十方三寶加持。遇到困難時,同樣可以向三寶祈求幫助,恭敬合掌曰:弟子某某遭遇困難,祈求十方三寶加持,使違緣遠去,順緣具足。倘若未能如願,切不可抱怨三寶不慈悲,需知自身業障所致,應生起大慚愧心,廣修善行,懺悔業障,直到心行與三寶相應,自然能得到加持。時時啟白三寶,不僅能獲得三寶加持,也是培養皈依之心的重要修行。人們處於困境時,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心目中最強大的人,作為佛弟子,三寶就是我們最有力的後盾。能時時處於三寶加持之下,是多麼幸福而安全。
第五,守護不舍。皈依之後,應堅定地守護皈依體,乃至捨命,亦不舍皈依。皈依體,甚至比我們的生命更重要。捨命而去並不可怕,因為來生還能繼續。在無盡生死洪流中,我們曾千生千死、萬生萬死,卻一直空過。但若捨棄皈依,將長劫沉淪,無有出期。那麼,多生一次又有什麼意義呢?再者,切莫將外道與三寶的功德相提並論。在社會上,時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論調:佛教、基督教、伊斯蘭教、道教都大同小異,本質一樣的,等等。若以為所有宗教殊途同歸,說明我們對三寶並未生起不共的信心及堅定的信解,這樣一些觀念也會使我們捨棄皈依。
皈依之後,一定要奉行相應的學處。通過守護這些學處,使自己保有皈依體,並強化三寶在內心的份量。唯有信仰堅定,行為如法,三寶才能真正對生命產生作用。
嗡嘛呢 唄咩吽
Jill
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UID 2
精華
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#7
大
中
小
發表於 2010-8-13 15:58
資料
短消息
加為好友
VII、皈依的利益
VII、皈依的利益
皈依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利益?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:學佛者也講究利益嗎?事實上,學佛並非排斥利益,只是不執著利益,以無所得的心來看待這一切。
但不執著利益,並不影響應得的利益。事實上,學佛本身有大利益:一是暫時利益,即人天福報;一是究竟利益,即成佛。《金剛經》、《普賢行願品》、《華嚴經》等大乘典籍中,都有相當篇幅論及學佛利益。尤其是《華嚴經》中,對於學佛和發心功德的敘述,遼闊壯觀,震撼人心。當然,對這一切不能有絲毫執著之心。因為執著的心是有限的,所容納的功德自然也極為有限。
關於皈依的利益,可以簡單歸納為八點:
一、入佛子數
當我們對三寶生起完全的依賴、信服、追隨之心,經由如法的皈依儀式獲得佛法傳承,便成為正式的三寶弟子。所以,皈依是區分是否佛弟子的準繩。
皈依的關鍵在於宣誓三皈,即盡形壽以佛、法、僧三寶作為究竟皈依處。正是這種承諾,使我們獲得了數千年來一脈相承的,由佛陀和歷代祖師代代傳遞的皈依體。從理論上說,皈依,便獲得了正式修學佛法的許可,有資格修學任何經論。但要注意的是,佛法修學需要次第,若不遵循相應次第,極易走入誤區。而對於甚深法義的準確把握,離不開師長的傳授,否則在理解上容易出現偏差。所以,有些宗派強調經論必須在師長傳授或開許後方可修學。從修學效果而言,確實有相當道理。
此外,皈依體還具有「防非止惡」的功能,是我們行進於漫漫修行路的有力後盾。守護皈依體,也就是守護了我們作為佛弟子的資格。一但退失皈依,就像因違規而被判出局的參賽運動員,即使再努力,也無法獲得任何成就。
二、諸戒之本
戒為正順解脫之本,亦為無上菩提之本。但所有戒律的受持奉行,都是建立於對三寶的信心之上。無論是受持五戒、八戒,還是沙彌戒,都是通過皈依,通過對三寶的宣誓來納受戒體。我們對戒的信仰,關鍵取決於對三寶的信仰。若對三寶不具信心,就不會以純粹的求解脫之心受戒,即使因為種種原因而受戒,也難以認真持戒,守護不失。
其實,不僅是戒律,一切法門的修行都未離開對三寶的信心。無論是出離心、菩提心的生起,還是持戒修定、深信因果、了知無常,莫不如此。可以說,對三寶的信心達到什麼程度,對佛法的實踐就會達到什麼程度。如果不是堅信修行能成就解脫,能夠一絲不苟地依教奉行嗎?尤其當習氣與修行發生衝突時,若沒有完全的信仰,又靠什麼來抵擋習氣幹擾,堅定修行步伐呢?
唯有對三寶具足決定信心,才會依循佛陀教誨身體力行,真履實踐。所以,皈依三寶不僅是諸戒之本,也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。
三、減滅諸障
皈依三寶,能幫助我們滅除一切罪業。無盡的生命延續中,我們曾造作無邊罪業,唯有至心懺悔方能消除。在《菩提道次第論》中,將懺悔力量總結為追悔力、依止力、對治力、遮止力四種。其中,依止力便是依止三寶之力化解業障,離諸困厄。
《增一阿含經》雲:有忉利天子五衰相現,當生豬中,愁憂之聲,聞於天帝,天帝聞之喚來告曰:「汝可三歸,即時如教,便免生豬。」三自歸已,生長者家,還得出家,成於無學。
可見,至心皈依三寶,依三寶加持,便能減滅諸障,而得解脫。
四、集廣大福
三寶為世間最大福田。福報由耕耘而來,就像農民想要秋天收穫,必須春天播種。同樣,我們想獲得福報,也應悉心培植。福田有三,分別是悲田、敬田、恩田。對有恩於己者,知恩報恩;對貧窮苦難者,盡力幫助;對佛法僧三寶,虔誠禮敬。
三寶是生命的巨大寶藏,蘊涵著無量功德智慧。皈依三寶,將有源源不斷的福報等待我們開採、挖掘。正如《攝波羅蜜多論》所雲:「皈依福有色,三界器猶狹,如大海水藏,瓢所不能量。」如果皈依福報有形相的話,乃至三千大千世界都無法容納。因為皈依所獲之福是無限的,這種無限超越我們的思維,無法以語言確切表達。
關於皈依功德之超勝,《稀有校量功德經》亦雲:「假使滿三千大千世界中,諸佛如來,譬如竹葦甘蔗稻麻,彼等諸佛世尊至尊等正覺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二萬歲中,常以一切娛樂之具,衣服飲食床臥湯藥,種種奉施,乃至滅度之後,收其舍利起七寶塔,一一寶塔皆以香華伎樂繒蓋幢幡香燭油燈,種種所須,悉皆供養,實得無量無邊不可算不可數福德之聚。佛言:阿難!猶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,以淳淨心作如是言:我今歸依佛、歸依法、歸依僧。所得功德勝前福德,百倍千倍萬倍,不可算數,譬喻言辭所不能知及。」
可見,皈依三寶、憶念三寶能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德。
五、不墮惡趣
佛法認為,生命於六道輪轉不息。其中,惡道之苦極為恐怖。經常思維惡趣苦,能激發猛利皈依之心。若將三寶視為生命唯一歸宿,承其加被,將不墮惡道。
《嗟襪曩法天子受三皈依獲免惡道經》雲:「誠心歸命佛,彼人當所得,若晝若夜中,佛心常憶念。誠心歸命法,彼人當所得,若晝若夜中,法力常加持。誠心歸命僧,彼人當所得,若晝若夜中,僧威常覆護。」
《法句譬喻經》中則有這樣的記載:昔者天帝釋五德離身,自知命終當生陶家受驢胎。愁憂自念,三界之中濟人苦厄唯有佛!馳往佛所,稽首伏地,至心歸命佛、法、僧眾。未起之間其命忽終,便入驢母胎中。時驢走,破壞壞器,其主打之,尋時傷胎,其神即還入故身中,五德還備,複為天帝。佛贊善哉!殞命之際,歸命三尊,罪對已畢,不更勤苦。佛為說偈,令帝釋聞之。達罪福之變,解興衰之本,遵寂滅之行,得須陀洹道。
當我們臨命終時,影響生命走向的,是往昔所造諸業,更是臨終的善、不善念。若皈投三寶的意願非常強烈,其他念頭就沒有機會影響我們。反之,業力現前,掙紮於臨終的身心痛苦中,稍有不慎便可能墮落惡道。所以說,並不是簡單皈依一下就能保證我們不落惡道,關鍵是對三寶生起強烈的歸屬感,由這種強大意願形成的力量,才能推動我們遠離惡道,投生善趣,乃至往生極樂。
六、人與非人不能為災
皈依三寶,安住於三寶慈光加持之下,有如獲得最有效的護身符,最堅實的鎧甲,能使我們的生活、修行平安順遂。無論是周圍的人,還是非人等其他鬼神,都無法傷害我們。所謂傷害,既有意外事故等外在磨難,也有心理障礙等內在恐懼。皈依之後,仰仗三寶力量,既能使我們遠離危難襲擊,更能使我們內心安樂,遠離顛倒妄想。因為三寶代表著世、出世間最為強大的力量,即使世間充滿驚濤駭浪,狂風暴雨,我們仍能於三寶構建的寧靜港灣中安身立命,無懼任何災難。
《大毗婆沙論》雲:謂為受已信敬三寶,諸天善神必擁護,不令橫死、不遭病難,不墮惡趣、得生天人中。
此外,《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》更記載有三十六守護受三皈者的善神,經云:「受三歸者,有三十六位護歸善神,日夜保護一切吉祥。」這些善神受四王天王派遣,專門護持受三皈者,同時,更有萬億恒河沙數的鬼神,為其眷屬,輪番護持。當然,必須是如法的三寶弟子,才能享此殊榮。
七、隨願皆成
所謂隨願皆成,非指所有人的所有願望,而是美好善良、自利利他的願望。對於這些正當願望,真切祈求三寶加持,皆能心想事成。包括我們在做事過程中遇到困難和阻礙,同樣可以祈請三寶加被、護持。
我們能否在世間獲得成功,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身福報。而三寶為無上福田,若我們的心恒常與三寶相應,便能念念成就無量福德、消除無量業障,所願自然容易成就。具足內在福報,輔以三寶加持,便能隨願皆成。
八、速得成佛
對三寶的真切信仰,將使我們生生世世有緣常隨三寶左右,精進聞法修行。皈依三寶的實質,乃通過外在三寶而認識生命內在本具的三寶品質。由認識、熟悉三寶品質而速得成佛。皈依法門,可深可淺,深不見底。全身心皈投於三寶懷抱,在三寶引領下迅速積累資糧,圓滿福德、智慧,正是快速成就佛道的捷徑。
九、結束語
皈依,是佛法的根本,修行的基礎,更是成佛的保障。不論出家或在家佛子,都應將皈依作為修學重心。希望每個初學佛者能將修習皈依視為首要,為未來修行打下紮實基礎。同時也建議每位佛子,不論學佛有多長時間,修行有多大成就,一生中都能以相當時間修習皈依。這不僅能培養對三寶的信心和感恩心,對提升個人修行也有莫大幫助。所以,我自己也在修習皈依,以念誦三皈作為日常修持。皈依修習是可深可淺的,若以至高見地修習,那麼皈依同樣是最高、最快捷的法門。
當前,教界普遍存在信仰淡化的現象,不少人皈依多年之後,內心依然迷茫漂泊,不知如何著手修學。縱有所學所修,也大多不得要領,心行依然沒有重大改變。這些,都和忽略皈依修習有直接關係。因此,教界應當大力推廣皈依共修活動。撰寫本書的最初意向,是為了給信眾制訂每週一次的常規宗教生活。於是,有了《皈依共修儀軌》的完成和實施,配合《儀軌》的弘揚,才有了這本《皈依共修手冊》。
我真誠希望,每位佛子都能以弘揚皈依為職責;也希望,每個道場都能舉行一週一次的「皈依共修」,使所有在家信眾過上常規的宗教生活。藉由共修這一殊勝因緣,不斷強化並深化對三寶的信心,念念與三寶相應,使皈依真正成為覺悟之旅的起點。由此出發,在菩提道上穩步前進,最終成就本具的三寶品質。
嗡嘛呢 唄咩吽
投票
交易
懸賞
活動
本站資源,歡迎引用
清除 Cookies
-
聯繫我們
-
彌陀山莊 -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
-
Archiver
-
WAP
控制面板首頁
編輯個人資料
積分交易
公眾用戶組
好友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