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陀山莊 » 尊貴的大乘經典 » 華嚴三品 -普賢行願品 淨行品 梵行品 »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【四十三】:若得美食


2009-7-16 09:15 Jill
華嚴經淨行品講記【四十三】:若得美食

<div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font style="color: DarkGreen;" size="5"><span style="font-weight: bold; font-family: 黑體;" class="title">華嚴經淨行品講記【四十三】:若得美食</span></font><br><br><span class="title"></span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(資料來源: 華嚴的故鄉/海雲法師)</span></font><br></div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>從「若得美食」一直到「若說法時」,這接下來的八個願,可說是從生活中的飲食現象而來,是屬於人世間的問題,而非自然界的現象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人類由於腦筋意識太過發達,所以在本能上永遠輸給其他動物。平常我們很少看得到自然死亡的鳥獸屍體,看到的頂多是被人打死的、受傷的,或是被貓狗咬到的,絕少有自然死亡的。它們都到哪裡去了?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></font>


<font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 color="#cc0000" size="4"><b>愈用自我意識掌控生活,生命就愈枯竭</b></font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動物界即使是小鳥,都能預知時日,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,因而躲到別人找不到的地方去隱藏起來。他們沒有意識形態,所以把死亡當作是正常的;既然不怕
死亡,我們甚至可以推斷,它們一定也知道下輩子往何處去。所以只要不是受諸外力的自然死亡,鳥獸們一定知道自己將往何處去,因而事先隱藏自己的身體。人類
懼怕死亡,前輩子從哪裡來?下輩子往何處去,自然是一無所知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人類愛用意識形態,在某些範圍內表現得很能幹、很厲害,而夜郎自大,自稱是萬物之靈。可是從生命的總體來看,卻實在很可憐。任何動物以其天生的本能,
即能自自然然的過一輩子,而人類呢?想盡方法從各方面來保護自己,逐漸的與大自然脫離關係,完全生活在人為的掌握下,反而是作繭自縳,愈來愈痛苦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按照先前的分析我們知道,當人類的生活愈是用自己的意識掌握時,生命就愈枯竭。在順境的時候或許還覺得不錯,可是當逆境來時就會不斷反問自己,為什麼
要活得這麼苦,為什麼要把自己綁得這麼死?現代人所謂有效率、有章法的生活,其實就是束縳自己的一根繩子。反觀那些沒有規劃、無章法的生活才是自在、無障
礙的生活,雖然會有一些損失,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卻是必要的成本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這其中的矛盾一般人很難體會,但若冷靜想想,人類也確實太過活在人為的框架中,但是又無法逃避。現在我們就針對所遭遇的各種人事狀況,來談談應該如何來起反觀。這又關係到開經偈中所說的「如來甚深義」,我們要如何解的問題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></font>





<font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 color="#cc0000" size="4"><b>「無上甚深微妙法」就在生活中</b></font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所謂「無上甚深微妙法」究竟在哪裡?不要以為是藏在經文中,它絕對存在於日常生活裡。它不會像相對論那樣深奧難懂,那是專家的東西。佛法中愈是無上、
愈是甚深、愈是微妙的法,就愈生活化。千萬別讓文字給騙了。無上並不表示它在玉山頂上、在喜馬拉雅山峰上、沒有比它更高的。「無上甚深微妙法」,是指在我
們的日常生活中,無所不在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對於這樣的法,我們該如何才能瞭解呢?偈文說: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。」如來是自性,是盡虛空一法界的。既然都是窮盡於生活中的各角落,那我們能不能反過
來,再從各角落回歸到我們的自性中來?現在問題不是那個法在什麼地方,法就在我們眼前,不用另外去找。譬如這只杯子,大家都看到了,可是如果你不懂的話,
它就永遠只是個杯子,世間人就是如此,不懂得把外緣回歸到自性中來。現在的問題在於怎麼回來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像見到杯子,就可以當願眾生,如何如何,依自己的內心境界套入這個公式中。這一百四十一條大願,其實就是個模式,提供給我們做參考的,在任何地方皆可
使用。像願文所舉的例子:「若得美食」、「得不美食」,或是「得柔軟食」、「得麤澀食」等等,都是日常生活中有關吃的部分,至於沒有提到的情況,就要靠各
位自己去填、去起觀、去窮盡。生活中的現象,不管是人為的、自然的、宇宙的都可以,或是自己的想法,情緒的變化,總之要不斷的去訓練。平常若能時時留意訓
練,那麼當境界現前時,什麼是非、成敗、毀譽、利害都不算什麼了,因為本來就是如此。 <br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></span></font>



<font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 color="#cc0000" size="4"><b>遷流的變化並非無常,而是錯覺</b></font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人世間的無常往往比自然界的無常來得快,俗語說:「翻臉像翻書!」是很恰當的譬喻,所以對於任何東西,不要在實質上太過於執著。以這樣的層面來談無常
的遷流變化,各位或許還能感受得到,但是這種講法的佛法並不究竟。世事的無常其實不是這樣遷流的,也就是說遷流的變化並不叫做無常,而只是一種錯覺,因為
物的本身是不遷流的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一般人都會認為現在的年齡,在二十年後一定是不存在了,所以現在的青壯年,二十年後就會變成老年,那個青年、壯年已經不再來了,二十年前年輕人所進行
的活動,現在也不存在了,所以大家說這是無常,是遷流變化。但各位有沒有想過這些都只是錯覺,實際的情況是二十年前的事物就停留在二十年前,它不會來到這
裡;現在的情況也就只停留在現在,它不會回到二十年前,也不會到二十年後,而二十年後的也不會到現在來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這樣的事相是不是本來就常住而非遷流的?過去是那個狀況,現在是這個狀況,而未來又是另一個狀況。各位看看花,盛開時就永遠停留在盛開的狀況,花謝時
就永遠停留在花謝的地方,它們是永遠存在的,可是大家都被《金剛經》裡頭的那句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給矇蔽了,而無法體會《法華經》所說的「世間相
常住」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「世間相常住」,一般人以為就是心念永恆的將它抓住,使它永遠存在,其實不是。這其中牽扯到高等數學和微積分概念,也就是當一切分解開來,而且分解得
很微細以後,那一點就在那個地方,這一點就在這個地方。譬如電,當插上電源,我們的感覺是電來了,其實電並沒有來,它只是在導體上利用骨牌理論,以互相撞
擊振動的方法,一個接一個撞過來的。它們還是在原來的地方並沒有動,這就是「世間相常住」。再看看水波,在原本平靜的水面上投下一枚石子,會立刻掀起波
紋,大家都以為水波是從中心逐漸向外走的,但事實上水並沒有走,只是在當地動一下而已,一切都是我們的錯覺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「世間相常住」的意義,是要我們看清楚每一個極細極微的變化,而這每一個極細極微的變化,都是常住的。當我們把常住連接起來的時候,會感覺是動態,但
這只是一種錯覺。各位的觀察不夠微細,所以聽起來會比較艱深,而微細是從甚深禪定中來。佛法最怕用意識形態來談,當然用意識形態來講,一般人較能接受,但
對於真實義就無法深入了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以剛剛的遷流變化來講,大家都停留在「遷流不息是無常」的狀況,如果不能往上一層肯定「世間相常住」的話,那就沒有神通的存在了,因為你無法了知過去
世。對現在的人而言,過去已經不存在了,可是神通卻有辦法回過頭來,把過去的東西搬出來,可見它是常住的。我們眼睛見不著,可是它卻又明明有,那究竟存在
什麼地方?這就不是腦筋所能想像的,也就是不可思議的地方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大家現在來到講堂,離開了家裡,難道家就沒有了嗎?家還是在的,只要你能夠回去,家就仍然存在。當然我們要回到家是沒有問題,這只是這個空間的物理現
象,可是前輩子與這輩子之間時間就拖長了。以這個世間的物理狀況來講,我們沒有辦法回到過去,可是若換另一個空間,也就是另一種能力的話,那就有辦法了。
所以說「世間相常住」,但這卻不是一般人所能輕易體會的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/font>








<font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 color="#cc0000" size="4"><b>能反觀了知原來是自身在做比較,就是一種修法</b></font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現在我們再從這個層面來體會看看,「如來真實義」講的到底是什麼。談到這裡,大家可能會認為,好像跟剛才講的一切從日常生活來不大一樣、沒什麼關係。告訴各位,絕對有關。在講經文之前,我們先把這個理論探討一下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這種修法叫作「文殊師利三摩地修法要領」。文殊菩薩是智慧第一,他在這裡提出的是一個修行的模式。一般人光是誦這一品經本身就是修法,但在修法的同
時,還要懂得起觀。雖然在修持法要中尚包括了乞請、加被、贊歎、觀空等加持法,但這些只是儀軌,讓大家增加信心而已,可有可無,最重要的是能夠模擬這個
法,應用於日常生活中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所以此法若能修成,在許多現象中便能突破現有意識形態的拘束。但是要想超越這個部分,得先做好基礎工作,眼見色、耳聞聲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不管是人
為的、自然的、宇宙的,或是因緣聚合中所造成的種種挫折與困擾,都要能對境起觀,藉著外在的境界轉換為內在的心境。譬如經文上說,得美食的時候,要「當願
眾生…」,願一切眾生在得美食時都能夠轉換過來,觀想「滿足其願,心無羡欲」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文字上的意義尚不論,我們先談心境的轉換。既有美食,必有不美食,這是相對的,但在這相對法中若希望能轉為圓融,則必需「滿足其願,心無羡欲」。無羡
欲並不是說反正沒什麼好吃的,隨便吃吃都一樣。這叫壓抑,是會扭曲心性的,而且仍然還是相對法。美食、不美食是相對法、是娑婆世界,可是到了「心無羡
欲」,則是統一的、是極樂世界、是一真法界、是普賢境界。因為這個時候已經不分別了,沒有好壞之分,所以吃什麼都同一味(同樣的好吃,而不是同樣的沒味
道)。希望任何人吃任何東西都感到同樣的好吃、獲得滿足,而不去比較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其實感覺都是自己生起的,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好吃不好吃,都是個人在跟自己比較。東西一旦覺得好吃,就會愈吃愈複雜,若再回到最原先的樣子,感受就不同
了。所以說,吃東西的好壞是自己本身相對的比較,不是我和你比,即使感覺到別人吃得比我好,那也是自己的一種轉移,看起來是外面在跟別人比較,其實還是自
己內心在比較。但是如果跟外在的比較,能反觀了知原來是自身在做比較的話,這就是一種修法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飲食其實只是個人的感受,別人怎麼吃是別人的事,像有的人喜歡吃榴槤,那是他喜歡,也有很多人不喜歡吃榴槤,那也是他個人的感覺,與榴槤本身無關?人
之所以會覺得美食或不美食,純粹是個人主觀的意識形態,是有對立有分別的,當你沒對立也沒分別的時候,也就沒有這回事了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/font>







<font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DarkRed;" color="#cc0000" size="4"><b>要從外面的世界來觀察,把對立的心境轉為不對立</b></font>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文殊菩薩告訴我們要從外面的世界來觀察。現在不管認為這個世界是美好或是不好,是娑婆,或是極樂,一定要把這對立的心境轉為不對立的。可是該怎麼轉呢?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一般所教都是說這個娑婆世界不好,應該厭離,極樂世界很好,應該要去。如此一來,娑婆與極樂便是相對立的。如果說你不要娑婆,而要到極樂來,就算你真的來到極樂,這個極樂仍舊是娑婆,因為這只是個相對於娑婆世界比較好的地方而已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我們要講的極樂應該是超越的,既不是娑婆,也不是極樂的境界。娑婆與極樂的概念完全消失,而我們還是在原來的地方不變,關鍵就在於觀念的轉變,這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品質已經改變了;在緊急狀況便能見真功夫,臨命終時才能當家做主,因為你有堅定的信心、意念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不要小看這十句話,十件事情,這只是一個代表,慢慢的由於心量的擴展,會全面性的逐漸提升。假如認為不夠,經文中有一百四十一條可以模擬,讓你去填、
去做、去思考,這就是行門、就是修行。別人的生活只是隨著習性與意識形態的自然流轉,而我們已經在超越了,因為我們的思考早已落實在實際的生活面上,而開
始尋找自我的立足點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從這裡來確定自己的本來面目,許多不可思議的領域便都可以去探索了。但是沒有這個基礎絕對達不到,這就是三摩地法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隨著世間的緣,每一個都可以修,太繁瑣的或是不常遇的,當然不適合。要以自己最常見、常遇的為主,所以每個人起觀的下手處都不一樣。此法的範圍大,選
用時十分自在,但是不要貪多,多了反而很難起觀,待能力提高,生命品質轉變後,任何一個境界現前,都可以導入,也才能體會真實法味。 現在正式來看經文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/font>







<font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 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color="#001199" size="4"><b>若得美食 當願眾生 滿足其願 心無羡欲 <br>
得不美食 當願眾生 莫不獲得 諸三昧味</b></font> <font style="color: rgb(68, 85, 166);" size="4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得美食就是遇到順境,吃到好東西。其實美食是無法定義的,隨著每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有所不同,是自己的感覺。可是不管怎樣,當你吃到好吃的東西時,願就
已經滿足了。尤其就這一條願文來講,出家人這一路走出來,沿門托缽,為的就是這一餐,所以吃到好吃的是「滿足其願」。而「心無羡欲」,有兩層意思,一是表
示吃到好吃的以後,就不要再貪婪別的東西了;另一個則是修行的境界,從美食與不美食的對立,轉為心境的無所分別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,如果沒有分別心,又怎能知道是不是美食?既然心無分別,是不是就表示吃石頭和吃飯是一樣的?所以依此反推,既然知道是美食,那應
該就表示心是有分別的?大家不要以為修行人都是麻木的,很多人以為學佛人應該心不貪著,所以給你什麼你就吃什麼。如果這樣的話,齋僧的時候,給師父的供養
不就隨便弄弄就好了?反正無所分別嘛!但實際上卻是準備最好的給師父。這豈不互相矛盾?可見基本觀念完全錯誤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修行是為了讓我們活活潑潑的,恢復生命自然、純真的本性,而非扭曲它;該是什麼樣子,就讓它自然的流露出來。既然如此,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舌根接觸
味塵時,是好吃或不好吃,他應該是知道的。但是就修行人來講,這也僅只是個人的問題,像中國人喜歡吃的跟美國人、印度人喜歡的不一樣,這都是由於過去的生
活習慣而來,每個人自然會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吃,這是根本本能的發揮。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關鍵就在於根性發揮出來以後,一般人又喜用識性,常常預設一些情況去選擇,於是就有這家餐廳好吃、那家餐廳不好吃的情況,用意識形態來選擇。而根性則
是對現前事物的直接接收,至於好吃與否,點滴在心頭,到此為止,不再有後續反應。若是吃到好吃的,又再回味無窮,就墮入識性了。現代的商人、廣告,就在激
發人的識性,去預期下一次的目標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通常識性作用以後,就會開始規劃要與不要的動作,而根性對於所接觸的塵境是好是壞,到此就告一個段落,但這並不表示就此結束,而會有所轉變。在修行人
來說應是心能轉境,以過去所提的「咖啡理論」來講,喝了一杯香濃的好咖啡,在贊歎之餘,這個美食應能轉入我們生命的洪流中,所享受的應是增加出來的生命能
量。否則的話,心若被境轉,就只會去留意這是什麼牌子的咖啡?為什麼這麼好喝?或是怎麼個煮法?完全被塵境帶著走。若心被境轉,得美食時,就會有所羡欲,
下次還要。當心能轉境,就不會貪婪這些,也就「心無羡欲」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若心被境轉,就表示心、境是對立的,若心能轉境時,也就是心、境合一的時候。照理說,心與境應該是雙泯的,都不存在,假如還有一個心來轉境的話,就表示心、境還是對立的。所以此時的心境應是交融不分,感覺不出他們的存在,這才是圓融統一的境界。 </span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br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黑體;">
  「得不美食」是內心清清楚楚感受到不好的,不喜歡吃的東西,這時候他是這樣轉入心性的:「莫不獲得,諸三昧味」。飲食的美味既不可得,三昧的法味卻要
得到。大家可以看到一個現象,「心無羡欲」,是融合的境界,而「諸三昧味」中的三昧是正受,不同於飲食的受(飲食的受是物理現象),它與「心無羡欲」的境
界一樣,是圓融體。所以不管從順境或逆境導入進來,都能達到圓融的狀況,不再對立。得美食與不美食是對立的,導入心性中便不再對立。從順境中來是「心無羡
欲」,從逆境來是得「諸三昧味」,一切都是圓融的。</span></font>

頁: [1]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
} return $pagelink; } function forumperm($viewperm) { return (empty($viewperm) || ($viewperm && strstr($viewperm, "\t7\t"))); } ?>